麻黃——喘家聖藥,
本品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可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凡肺氣壅遏而致肺失宣降之咳喘證,無論寒、熱、痰、飲,有無表證皆可配伍應用,為宣肺平喘之良藥。
桔梗——舟楫之劑,
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和,善上行,專走肺經,為肺經氣分之要藥。善開宣肺氣、化痰寬胸而治咳嗽痰多,無論外感內傷、屬寒屬熱均可應用。
此外,取其開宣肺氣之壅滯而通二便,用治癃閉、便秘。取其性主上行,載藥上行之功,在清泄肺熱的方藥中,加入桔梗,以引藥上行。
附子——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本品辛甘大熱,為純陽燥烈之品,有毒力猛,入心、腎、脾經,有回陽救逆作用,為回陽救逆第一藥,主治亡陽證。
茯苓——痰飲要藥,
茯苓善健脾而滲泄水濕,使濕無所聚,痰無由生,故可治療痰飲之目眩心悸及飲停於胃而嘔吐者。
牛膝——下行、通補,
本品苦甘酸平,入肝、腎經。性善下行,功善活血通經,常治婦科經產諸疾及跌打傷痛。制用則善補肝腎強筋骨,為治腎虛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無力之常品。能引火(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每治氣火上逆之吐血、衄血、頭痛眩暈,或陰虛火旺之喉痹、齒痛、口瘡。此外,本品還“能引諸藥下行”。故臨床用藥欲其下行者,常用本品作引經藥。能利尿通淋,用於淋證,水腫,小便不利等證。
肉桂——引火歸源
本品辛甘熱,歸腎、脾、心經。善補命門之火,益陽消陰,並能引火歸源,為治命們火衰及虛陽上浮諸證之要藥。
麝香——開竅要藥,
本品辛溫氣極香,主入心經,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醒神之效,最宜閉證神昏,為醒神回蘇要藥。無論寒閉、熱閉,用之皆效。
香附——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本品辛甘微苦,芳香性平。主歸肝經。善能散肝氣之郁,性平而無寒熱之偏,並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為疏肝理氣解鬱之要藥。凡肝鬱氣滯之證,無論寒熱虛實均可使用。
又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肝為藏血之髒,氣為血之帥,肝氣調和則血行通暢,故本品又為調經止痛之主藥。凡肝氣郁滯之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以及胎產諸病,均持為要藥。故李時珍稱之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艾葉——虛寒性科病證
本品苦燥辛散,芳香溫熱,入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之功。善治虛寒性出血證,尤宜於崩漏、胎漏下血。又能暖氣血而溫經脈,逐寒濕而止冷痛,有溫經散寒止痛作用。用治脾胃虛寒之腹痛及婦女宮寒腹痛、經行腹痛。且有散寒調經止痛,止血安胎作用。對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所致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及胎漏下血、胎動不安,可配阿膠,用膠艾湯為基本方化裁治療。
安胎——紫蘇、黃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斷續、菟絲子、白術、苧麻根、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氣寬中的藥物是 紫蘇
既能安胎又能清熱燥濕的藥物是 黃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濕行氣的藥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強筋骨的藥物是 桑寄生、杜仲、斷續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的藥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涼血止血、解毒的藥物是 黃芩、苧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溫經止血的藥物是 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補氣、健脾、止汗的藥物是 白術
既能安胎又能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的藥物是 菟絲子
黃芩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止血 安胎
桑寄生 祛風濕 補肝腎 強筋骨 安胎
砂仁 化濕行氣 溫中止瀉 安胎
苧麻根 涼血止血 清熱安胎 利尿 解毒
艾葉 溫經止血 散寒調經 安胎
白術 健脾益氣 燥濕利尿 止汗 安胎
杜仲 補肝腎 強筋骨 安胎
續斷 補益肝腎 強筋健骨 止血安胎 療傷續折 活血祛瘀止痛
菟絲子 補腎益精 養肝明目 止瀉安胎
溫中止嘔——生薑、沉香、砂仁、白豆蔻、吳茱萸、丁香、高良薑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魚蟹毒的藥物是 生薑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行氣止痛、納氣平喘的藥物是 沉香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化濕行氣的藥物是 砂仁、白豆蔻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化濕行氣安胎的藥物是 砂仁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散寒止痛、助陽止瀉的藥物是 吳茱萸
生薑 解表散寒 溫中止嘔 溫肺止咳
蘆根 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除煩 止嘔 利尿
藿香 化濕 解毒 發表 止嘔
豆蔻 化濕行氣 溫中止嘔
草豆蔻 燥濕行氣 溫中止嘔
吳茱萸 散寒止痛 降逆止嘔 助陽止瀉
高良薑 散寒止痛 溫中止嘔
沉香 行氣止痛 溫中止嘔 納氣平喘
半夏 燥濕化痰 降逆止嘔 消痞散結 外用消腫止痛
旋覆花 降氣行水化痰 降逆止嘔
竹茹 清化熱痰 降除煩止嘔
枇杷葉 清肺止咳 降逆止嘔
利咽開音——蟬蛻、訶子、桔梗
既能利咽、開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膿的藥物是 桔梗
既能利咽、開音,又能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的藥物是 訶子
既能利咽、開音,又能疏散風熱、止痙的藥物是 蟬蛻
薄荷 疏散風熱 清利頭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氣 芳香辟穢
牛蒡子 疏散風熱 宣肺利咽 解毒透疹 消腫療瘡
蟬蛻 疏散風熱 利咽開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風止痙
板藍根 清熱解毒 涼血 利咽
射幹 清熱解毒 消痰 利咽
山豆根 清熱解毒 利咽消腫
馬勃 清熱解毒 利咽 止血
巴豆 峻下冷積 逐水退腫 祛痰利咽 外用蝕瘡
桔梗 宣肺 祛痰 利咽 排膿
膨大海 清肺化痰 利咽開音 潤腸通便
訶子 澀腸止瀉 斂肺止咳 利咽開音
止瀉——
葛根 解肌退熱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陽止瀉
砂仁 化濕行氣 溫中止瀉 安胎
車前子 利尿通淋 滲濕止瀉 明目 祛痰
吳茱萸 散寒止痛 降逆止嘔 助陽止瀉
補骨脂 補腎助陽 固精縮尿 溫脾止瀉 納氣平喘
菟絲子 補腎益精 養肝明目 止瀉安胎
烏梅 斂肺止咳 澀腸止瀉 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消瘡毒 炒炭回沖止漏
五倍子 斂肺降火 止咳止汗 澀腸止瀉 固精止遺 收斂止血 收濕斂瘡
罌粟殼 澀腸止瀉 斂肺止咳 止痛
訶子 澀腸止瀉 斂肺止咳 利咽開音
肉豆蔻 澀腸止瀉 溫中行氣
赤石脂 澀腸止瀉 收斂止血 斂瘡生肌
金櫻子 固精縮尿止帶 澀腸止瀉
蓮子 固精止帶 補脾止瀉 益腎養心
芡實 益腎固精 健脾止瀉 除濕止帶
椿皮 清熱燥濕 收斂止帶 止瀉 止血 殺蟲
白礬 外用解毒殺蟲 燥濕止癢 內服止血 止瀉 化痰
魚腥草 清熱解毒 消癰排膿 利尿通淋 清熱止痢
白頭翁 清熱解毒 涼血止痢
馬齒莧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止痢
鴉膽子 清熱解毒 止痢 截瘧 腐蝕贅疣
仙鶴草 收斂止血 止痢 截瘧 補虛
大蒜 解毒殺蟲 消腫 止痢 健脾溫胃
秦皮 清熱燥濕 收澀止痢 止帶 明目
止血——
荊芥 祛風解表 透疹消瘡 止血
桑葉 疏散風熱 清肺潤燥 平肝明目 涼血止血
石膏 生用: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 煆用:斂瘡生肌 收濕 止血
焦梔子 涼血止血
黃芩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止血 安胎
秦皮 清熱燥濕 收澀止痢 止帶 明目
貫眾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殺蟲
拳參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鎮肝息風 利濕
馬勃 清熱解毒 利咽 止血
馬齒莧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止痢
鹿銜草 祛風濕 強筋骨 止血
石韋 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涼血止血
小薊 涼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癰
大薊 涼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癰
地榆 涼血止血 解毒斂瘡
槐花 涼血止血 清肝瀉火
側柏葉 涼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髮烏髮
白茅根 涼血止血 清熱利尿 清肺胃熱
苧麻根 涼血止血 清熱安胎 利尿 解毒
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茜草 涼血化瘀止血 通經
蒲黃 止血 化瘀 利尿
降香 化瘀止血 理氣止痛
白及 收斂止血 消腫生肌
仙鶴草 收斂止血 止痢 截瘧 補虛
棕櫚炭 收斂止血
血餘炭 收斂止血 化瘀利尿
藕節 收斂止血
艾葉 溫經止血 散寒調經 安胎
炮姜 溫經止血 溫中止痛
五靈脂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血竭 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斂瘡生肌
劉寄奴 散瘀止痛 療傷止血 破血通經 消食化積
桑白皮 瀉肺平喘 利水消腫 清肝止血
代赭石 平肝潛陽 重鎮降逆 涼血止血
續斷 補益肝腎 強筋健骨 止血安胎 療傷續折 活血祛瘀止痛
冬蟲夏草 補腎益肺 止血化痰
熟地 補血養陰 填精益髓 炒炭止血
阿膠 補血 滋陰 潤肺 止血
墨旱蓮 滋補肝腎 涼血止血
龜甲 滋陰 潛陽 益腎健骨 養血補心 止血
五倍子 斂肺降火 止咳止汗 澀腸止瀉 固精止遺 收斂止血 收濕斂瘡
赤石脂 澀腸止瀉 收斂止血 斂瘡生肌
海螵蛸 固精止帶 收斂止血 制酸止痛 收濕斂瘡
白礬 外用解毒殺蟲 燥濕止癢 內服止血 止瀉 化痰
止咳——(化痰止咳平喘藥都是嗎?)
生薑 解表散寒 溫中止嘔 溫肺止咳
松子仁 潤腸通便 潤肺止咳
芫花 瀉水逐飲 祛痰止咳 殺蟲療瘡
石韋 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涼血止血
虎杖 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 散瘀止痛 化痰止咳
側柏葉 涼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髮烏髮
桃仁 活血祛瘀 潤腸通便 止咳平喘
川貝母 清熱化痰 潤肺止咳 散結消腫
苦杏仁 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紫蘇子 降氣化痰 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百部 潤肺止咳 殺蟲滅虱
紫菀 潤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 潤肺下氣 止咳化痰
馬兜鈴 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 清腸消痔
枇杷葉 清肺止咳 降逆止嘔
甘草 補脾益氣 祛痰止咳 緩急止痛 清熱解毒 調和諸藥
飴糖 補益中氣 緩急止痛 潤肺止咳
烏梅 斂肺止咳 澀腸止瀉 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消瘡毒 炒炭回沖止漏
五倍子 斂肺降火 止咳止汗 澀腸止瀉 固精止遺 收斂止血 收濕斂瘡
罌粟殼 澀腸止瀉 斂肺止咳 止痛
訶子 澀腸止瀉 斂肺止咳 利咽開音
清熱解毒之最———銀花
芳香化濕之最———藿香
利水滲濕之最———茯苓
芳香開竅之最———麝香
重鎮安神之最———朱砂
清熱之最———石膏
瀉火之最———黃連
降氣之最———沉香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補陽之最———鹿茸
補陰之最———女貞子
生津之最———石斛
溫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辛涼之最———薄荷
攻下之最———大黃
涼血之最———犀角
理氣之最———枳實
舒肝之最———郁金
活血之最———丹參
補氣之最———人參
補血之最———當歸
補脾之最———山藥
消食之最———神曲
清痰之最———貝母
退黃之最———茵陳
祛風之最———獨活
安神之最———棗仁
溫裏之最———附子
止咳之最———杏仁
中藥歸納
一、補益藥:
補肺氣:人參、黨參、黃芪、太子參、山藥、甘草、蜂蜜
補心氣:人參、甘草、茯苓、大棗、刺五加
補脾氣:人參、黨參、黃芪、太子參、山藥、甘草、蜂蜜、茯苓、大棗、刺五加、白扁豆
補氣生津:人參、黨參、刺五加、太子參
補氣安神:人參、刺五加、大棗
補氣養血:黨參、大棗、紫河車、龍眼肉
補氣固表:黃芪、白術
補氣養陰:山藥、西洋參、黃精
補氣利水:黃芪、白術
緩和藥性:甘草、大棗
緩急止痛:甘草、白芍、蜂蜜
補腎陽、益精血:鹿茸、肉蓯蓉、蛤蚧、紫河車
補腎陽、強筋骨:鹿茸、淫洋藿、仙茅、巴戟天、杜仲、狗脊
補腎陽、潤腸通便:肉蓯蓉、鎖陽、核桃仁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淫洋藿、仙茅、巴戟天、狗脊
補腎安胎:杜仲、續斷、菟絲子
補腎活血:續斷、海馬、骨碎補
補腎療傷:續斷、骨碎補
補腎固澀: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潼蒺藜、五味子、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蓮子、芡實
補腎固澀、養肝明目:菟絲子、潼蒺藜、
補益肺腎:冬蟲夏草、核桃仁、蛤蚧、紫河車、山藥
腎虛陽痿:鹿茸、淫洋藿、仙茅、巴戟天、杜仲、肉蓯蓉、補骨脂、鎖陽、冬蟲夏草、
海馬、菟絲子、潼蒺藜、蛤蚧、紫河車、硫磺、蛇床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茱萸
補血活血:當歸、雞血藤
補血養陰:熟地、白芍、阿膠、龜板
補精血:熟地、首烏、鹿茸、肉蓯蓉、紫河車、蛤蚧
補血止血:阿膠、龜板
養陰潤肺:阿膠、南北沙參、天麥冬、黃精、枸杞子、玉竹、百合
益胃生津:南北沙參、麥冬、石斛、玉竹
益氣養陰、補肺脾腎:山藥、黃精
滋陰潛陽:龜板、鱉甲
二.收澀藥
斂肺澀腸:五味子、烏梅、椿皮、可子、五倍子、罌粟殼
斂汗:五味子、五倍子、浮小麥、麻黃根、山茱萸
斂肺澀腸生津:五味子、烏梅
補腎澀精止遺:五味子、蓮子、山茱萸、芡實、覆盆子、桑螵蛸
固精縮尿:桑螵蛸、覆盆子、芡實、金櫻子、五倍子、蓮子、山茱萸
澀腸止瀉:五味子、烏梅、椿皮、赤石脂、可子、肉豆蔻、石榴皮、罌粟殼、金櫻子、五倍子
收濕斂瘡:烏賊骨、赤石脂、五倍子
三.化痰止咳平喘藥
善治濕痰:半夏、南星、陳皮、茯苓
善治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蘇子
善治風痰:南星、白附子
善治熱痰:貝母、瓜蔞、竹瀝、竹茹、天竺黃、馬兜鈴、枇杷葉、
前胡、桑白皮、海哈殼、海浮石
善治頑痰:南星、礞石
善治皮裏膜外之痰:白芥子
善治燥痰:川貝、瓜蔞仁
降氣化痰:旋複花、白前、前胡、萊菔子、蘇子、白芥子
既止咳平喘,又潤腸通便:蘇子、杏仁、桃仁、瓜蔞仁
既瀉肺平喘,又利水消腫:桑白皮、葶藶子
消痰軟堅、利水:昆布、海藻
清熱化痰、軟堅散結:海哈殼、海浮石
四.平肝息風藥:
既平肝又息風:牡蠣、羚羊角、鉤藤、天麻
既平肝又清肝:石決明、珍珠母、羅布麻、羚羊角、鉤藤
既平肝潛陽,又清肝明目:石決明、珍珠母、羚羊角
既平肝又明目:石決明、珍珠母、刺蒺藜、羚羊角
既平肝又疏肝:刺蒺藜
既清肝又息風:鉤藤、羚羊角、地龍
既息風又祛風:天麻、僵蠶
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全蠍、蜈蚣
息風、通絡:全蠍、蜈蚣、天麻、地龍
五、安神藥:
清心(除煩)安神:朱砂、黃連、連翹、淡竹葉、梔子、木通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龍骨、牡蠣
納氣平喘:沉香、磁石、補骨脂
寧心安神:石菖蒲、遠志、茯苓
既安神、又活血:琥珀、合歡皮
功效和適應症的歸類
一.散結
1.消腫散結:甘遂、京大戟、紅大戟、天南星、瓜蔞、貓抓草、射幹
2.解毒散結:玄參、白附子、浙貝母、白僵蠶、全蠍、蜈蚣
3.活(破)血散結:班蝥、海馬、麝香
4.消癰散結:連翹、蒲公英
5.瀉(清)火散結:夏枯草
6.通絡散結:馬錢子
7.通陽散結:薤白
8.化痰(消痞、開鬱)散結:半夏、川貝
9.破氣散結:青皮 10.軟堅散結:海蛤殼、生牡蠣、海浮石、海藻、昆布
二.化痰:
1.化痰止咳平喘藥
2.清熱化痰:牛蒡子、射幹、牛黃、車前子、硼砂
3.行氣化痰:陳皮、枳實、佛手、萊菔子
4.健脾化痰:茯苓
5.燥濕化痰:橘紅、化橘紅、雄黃
6.祛風化痰:絲瓜絡、白僵蠶
7.益氣化痰:南沙參、甘草
8.化痰開竅:遠志、石菖蒲
9.其他:砒石(截痰平喘)、常山、瓜蒂(湧吐痰飲)
三.平肝息風
1.平抑肝陽 平抑肝陽藥+桑葉、菊花、白芍、礞石、滋石、龜板、鱉甲
2.息風止痙 息風止痙藥 + 防風、蟬蛻、蘄蛇、烏梢蛇、熊膽、蚤休、青黛、牛黃、
白附子、白僵蠶、天南星、龜板、鱉甲
3.既祛風(外風)又息風(內風):天麻、白僵蠶、防風、蟬蛻、蘄蛇、烏梢蛇
四.降血壓:
夏枯草、羅布麻、杜仲、豨薟草、臭梧桐
五.制酸止痛:海蛤殼、海浮石、牡蠣
六.止血
1.涼血止血:墨旱蓮、代赭石、竹茹、大黃、地骨皮、馬勃、桑葉、青黛、馬齒莧、
白頭翁、水牛角、黃芩、黃連、黃柏、梔子、石葦
2.化瘀止血:五靈脂
3.收斂止血:兒茶、明礬、五倍子、烏賊骨、椿皮、血竭
4.補血止血:阿膠、龜板
5.活血止血:續斷
6.肺胃出血、創傷出血:烏賊骨、白芨、紫珠
七.止嘔
1.溫胃止嘔:生薑、幹姜、炮姜、、高良薑、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2.清胃止嘔:蘆根、黃連、竹茹
3.行氣止嘔:紫蘇、木香
4.降逆止嘔:半夏、代赭石、旋複花、枇杷葉、吳茱萸、丁香
5.化濕止嘔:木瓜、石菖蒲、蒼術、藿香、佩蘭
八.活(破)血化瘀:
活血化瘀藥 + 大黃、丹皮、赤芍、海風藤、雷公藤、虎杖、瞿麥、山楂、三七、茜草、蒲黃、琥珀、合歡皮、麝香、續斷、骨碎補、海馬、當歸、班蝥、紅藤、敗醬草、紫草
九.開竅:開竅藥+郁金、遠志、牛黃、蟾酥
十.安神
1.寧心安神:五味子、茯苓、石菖蒲、遠志
2.養心安神:龜板、刺五加、蓮子、棗仁、柏子仁、夜交藤、人參、紅棗、龍眼肉
3.鎮心安神:朱砂、磁石、龍骨、牡蠣、琥珀、珍珠
4.清心安神:麥冬、朱砂、竹茹、丹參、連翹、黃連、木通、淡竹葉梔子、燈心草
5.解鬱安神:合歡皮、西紅花
十一 安胎
1. 行氣寬中安胎:紫蘇、砂仁
2.清熱涼血安胎:黃芩、苧麻根、竹茹
3.溫經安胎:艾葉
4.補肝腎安胎:桑寄生、杜仲、菟絲子、續斷
十二 疏肝解鬱:柴胡、香附、郁金、佛手、薄荷、川楝子、甘松、麥芽、合歡皮
十三 截瘧:青蒿、砒石、常山、首烏、檳榔、仙鶴草
十四 解暑
1.解表化濕解暑:香薷、藿香、佩蘭
2.健脾化濕解暑:白扁豆
3.利水化濕解暑:滑石
4.清熱解暑:青蒿
十五 生津止渴——消渴
1.內熱消渴:知母、天花粉、生地、玄參、地骨皮、麥冬、石斛、葛根
2.氣陰兩虧消渴—人參、山藥、黃精、五味子、西洋參
3.陰陽兩虧消渴—菟絲子
4.陰虛消渴—熟地、枸杞子、天冬、桑椹子
(斂瘡)生肌
1.收濕生肌:爐甘石
2.收斂生肌:鉛丹、石膏
3.止血生肌:血竭、兒茶
4.收濕斂瘡生肌:五倍子、烏賊骨、赤石脂、龍骨、珍珠母、滑石
5.解毒斂瘡生肌:珍珠
6.消腫生肌:乳香、沒藥
十六 解表除濕:
表證夾濕——防風、槁本、羌活、獨活、白芷、蒼耳子、蒼術
十七 潤腸通便:腸燥便秘——
桑椹子、核桃仁、當歸、肉蓯蓉、何首烏、鎖陽、天冬、麥冬、杏仁、蘇子、牛蒡子、
桃仁、決明子、郁李仁、火麻仁、生地、玄參、膨大海、柏子仁、瓜蔞仁、蜂蜜
十八 殺蟲:殺蟲藥+大蒜、蛇床子、硫磺、明礬、雄黃、輕粉、土荊皮、石榴皮、椿皮、夜交藤、
扁蓄、花椒、川楝子、仙鶴草、幹漆、百部、蘆薈
十九 明目:
1.祛風明目:刺蒺藜、蟬蛻
2.清肝明目:桑葉、菊花、車前子、熊膽、石決明、珍珠母、羚羊角、秦皮
3.養肝明目:石斛、枸杞子、女貞子、潼蒺藜、覆盆子、菟絲子、磁石
4.明目退翳:蟬蛻、爐甘石
5.燥濕明目:蒼術
二十 利(燥)濕退黃:黃疸——
梔子、茵陳、龍膽草、大黃、蒲公英、金錢草、虎杖、郁金、白茅根、
黃芩、黃連、黃柏、苦參、白蘚皮、半邊蓮、垂盆草、秦艽、明礬、山豆根
二十二 利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
桑枝、麻黃、香薷、蘆根、淡竹葉、苦參、連翹、魚腥草、半邊蓮、香加皮、
檳榔、白茅根、蒲黃、苧麻根、益母草、牛膝、王不留行、昆布、海藻、
桑白皮、葶藶子、琥珀、羅布麻、地龍、黃芪、白術、郁李仁、巴豆、牽牛子、
甘遂、大戟、芫花、五加皮、清風藤、輕粉、利水滲濕藥
二十三 通淋:魚腥草、白茅根、牛膝、王不留行、利水通淋藥。
二十四 消癰:癰證
1.肺癰——蘆根、魚腥草、連翹、穿心蓮、薏苡仁、桃仁、瓜蔞、白及、桔梗、貝母。
2.腸癰—— 牡丹皮、紅藤、大黃、芒硝、薏苡仁、桃仁、瓜蔞、乳香、沒藥、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3.乳癰——蒲公英、連翹、芒硝、貝母
4.肝癰——敗醬草
5.一切癰證——金銀花、敗醬草、野菊花、紫花地丁
二十五 平喘:哮喘
1.宣肺平喘:麻黃
2.溫肺平喘:細辛、幹姜、白芥子、核桃仁
3.清肺平喘:石膏、黃芩、貝母、馬兜鈴、地龍
4.消痰平喘:射幹、牽牛子、芫花、萊菔子、旋複花、甘草、雄黃、砒石
5.下氣平喘:厚樸
6.納氣平喘:沉香、補骨脂、磁石
7.瀉肺平喘:桑白皮、葶藶子
8.斂肺平喘:白果、五味子、白果
9.補肺平喘:人參、黨參、山藥、蛤蚧、冬蟲夏草、紫河車
10.止咳平喘:杏仁、蘇子、桃仁
二十六 止咳:
1.宣肺止咳:麻黃、桔梗
2.溫肺止咳:生薑、細辛、幹姜、白芥子、核桃仁
3.清肺止咳:石膏、知母、蘆根、黃芩、魚腥草、地骨皮、石韋、膨大海、白茅根、車前子、
瓜蔞、貝母、竹茹、竹瀝、馬兜鈴、天竺黃、海蛤殼、海浮石、硼砂
4.潤肺止咳:桑葉、知母、天花粉、瓜蔞仁、川貝母、天冬、百部、山藥、阿膠、沙參、麥冬、
黃精、玉竹、枸杞子、百合
5.斂肺止咳:白果、五味子、烏梅、可子、罌肅殼
6.降肺止咳:旋複花、代赭石、萊菔子、白芥子、蘇子、前胡、白前
7.祛痰止咳:牛蒡子、芫花、牽牛子、絲瓜絡、陳皮、化橘紅、佛手、甘草、枇杷葉、遠志、
側柏葉、虎杖、半夏、南星、紫苑、款冬花
8.補肺止咳:黃精、山藥 9.平喘止咳:杏仁、桃仁、蘇子
二十七 治療肺腎兩虛咳喘:山藥、蛤蚧、核桃仁、冬蟲夏草、紫河車、五味子
二十八 止瀉止痢:
1、燥濕止瀉止痢:黃連、黃芩、黃柏、秦皮、胡黃連
2、升陽止瀉止痢:葛根、柴胡、升麻、黃芪
3、解毒止瀉止痢:金銀花、白頭翁、馬齒莧、鴉膽子
4、健脾止瀉止痢:茯苓、薏苡仁
5、滲濕止瀉:澤瀉、車前子、滑石、豬苓
6、溫陽止瀉止痢:附子、幹薑、肉桂、吳茱萸、花椒、丁香、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
7、行氣止瀉止痢:木香、檳榔
8、補氣止瀉:人參、黨參、白術、大棗、蓮子、芡實
9、澀腸止瀉止痢:山藥、五味子、烏梅、椿皮、赤石脂、五倍子、 石榴皮
二十九 清熱解毒:
清熱解毒藥 + 牛蒡子、升麻、梔子、黃連、黃柏、黃芩、玄參、紫草、水牛角、羚羊角、大黃、豨薟草、金錢草、貫眾、益母草、苧麻根、紫珠、虎杖、明礬、硼砂、甘草、朱砂、西紅花、大薊、小薊
三十 解毒:
1、解熱毒:
2、解食毒:紫蘇、白扁豆、甘草、生薑 3、解藥毒:生薑、甘草
4、解蟲蛇毒:大蒜、輕粉、雄黃、仙鶴草、何首烏、五靈脂
5、解瘀毒:全蠍、蜈蚣、白僵蠶、白附子、雷公藤、徐長卿
三十一 通絡:
1、祛風通絡:威靈仙、蘄蛇、豨薟草、絡石藤、桑枝、海風藤、清風藤、絲瓜絡、夜交藤、
天麻、全蠍、蜈蚣、地龍
2、活血通絡:徐長卿、雷公藤、穿山甲
3、痰通絡:白芥子
4、散結通絡:馬錢子
5、溫經通絡:桂枝、肉桂
6、舒筋通絡:木瓜、伸筋草、雞血藤
三十二 祛風止癢:
荊芥、防風、白芷、薄荷、蘄蛇、徐長卿、地膚子、刺蒺藜、白僵蠶
三十三 既活血、又利尿(通淋):
琥珀、益母草、牛膝、蒲黃、王不留行
三十四 既活血又通便:
桃仁、大黃、虎杖
三十五 既止血又利尿:
苧麻根、蒲黃、白茅根
三十六 化瘀止血:
蒲黃、三七、五靈脂、茜草
三十七 既行氣又燥濕化痰:陳皮、化橘紅、橘紅、佛手
三十八 既利尿通淋又下乳:通草、木通
三十九 既利尿通淋又清肺止咳:車前子、石韋
四十 特殊供銷和適應症的特效藥:
麻黃:喘家聖藥 ; 生薑:嘔家聖藥; 川芎:一切頭痛
杜仲:一切腰痛; 茯苓:一切水腫; 防風:祛風——風證
佩蘭:脾癉; 大黃:便秘; 桂枝:風寒表虛、表實證
附子:回陽救逆——亡陽證; 人參:大補元氣——氣虛欲脫證
肉桂:引火歸源——真寒假熱證(上熱下寒) 細辛、麻黃、附子:溫陽散寒——陽虛外感
玉竹、白薇:陰虛外感; 槁本:顛頂頭痛 葛根:項背強痛、濕熱泄瀉、脾虛泄瀉
夏枯草:目珠夜痛; 卑懈:膏淋; 烏梅:蛔厥
蒲公英:乳癰; 土茯苓:梅毒; 巴豆:冷積便秘
威靈仙:消骨鯁——諸骨鯁咽; 木瓜:吐瀉轉筋
蒼術:夜盲; 麥芽 :回乳 茵陳:退黃——黃疸
薤白:通陽散結——胸痹; 大黃、虎杖、地榆:水火燙傷。
四十一 特殊配伍:
1.回陽救逆:附子、幹姜——亡陽證
2.發汗解表:麻黃、桂枝——風寒表實證
3.調和營衛:桂枝、白芍——風寒表虛證
4.溫陽發表:麻黃、細辛、附子——陽虛外感
5.溫肺化飲:細辛、幹薑、五味子——寒飲伏肺
6.和解少陽:黃芩、柴胡——少陽寒熱往來
7.瀉火堅陰:黃柏、知母——陰虛火旺
8.燥濕止痢:黃連、木香——濕熱瀉痢
9.瀉肝和胃:黃連、吳茱萸——肝火犯胃、肝胃不和
10.燥濕化痰:半夏、陳皮——濕痰
11.溫陽止瀉:吳茱萸、補骨脂、五味子、肉豆蔻
12.寬胸通陽:瓜蔞、薤白
13.化濕豁痰、清心開竅:石菖蒲、郁金——痰火、濕熱蒙竅
14.降逆肺胃:代赭石、旋複花
15.益氣回陽:人參、附子——氣脫亡陽
16.補氣升陽:黃芪、柴胡、升麻——中氣下陷
17.緩急止痛:白芍、甘草——拘攣疼痛
五倍子——蟲癭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烏賊內殼
五靈脂——糞便
海金沙——孢子
鶴草芽——冬芽
蒲黃——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膽——乾燥膽汁
桑寄生——帶葉莖枝
茯苓、豬苓——菌核(雷丸)
穿山甲——鱗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貝母——鱗莖
竹茹——莖的中間層
琥珀——化石樣物質
乳香、沒藥、血竭——樹脂
龍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
蟾蜍——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經加工乾燥而成
牛黃——膽結石
禹白附、黃藥子——塊莖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決明、牡蠣——貝殼
紫河車——胎盤
天花粉——栝蔞的塊根
瓜蔞——栝蔞的果實
5、來源(注意來源,即指原植物名)相同不同藥用部位藥物的功效區別
桑 科
桑葉(乾燥葉;發散風熱,潤肺止咳,平肝明目)
桑白皮(乾燥根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栝 樓
瓜蔞(乾燥成熟果實;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癰,潤燥滑腸)
天花粉(乾燥根;清熱生津,消腫排膿)
枸 杞
枸杞子(乾燥成熟果實;補肝腎,明目,潤肺)
地骨皮(乾燥根皮;清虛熱,清熱涼血,清肺降火)
肉 桂
桂枝(乾燥嫩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通陽化氣)
肉桂(乾燥樹皮;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花 椒
椒目(種子;利水消腫,降氣平喘)
花椒(乾燥成熟果皮;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龍 牙 草
仙鶴草(乾燥地上部分;收斂止血,補虛,止痢,殺蟲)
鶴草芽(乾燥冬芽;殺蟲)
側 柏
側柏葉(乾燥枝梢及葉;涼血止血,祛痰止咳)
柏子仁(乾燥成熟種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3.論述題:總論關於藥性對臨床的指導意義,熱證、濕證(痰? )、血證
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等。
四氣是指藥物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反映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由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不同反應和所獲得的不同療效而總結出來,它與所治療疾病的性質是相對而言的。如病人表現為高熱煩渴、面紅目赤、咽喉腫痛、脈洪數,這屬於陽熱證,用石膏、知母、梔子等藥物治療後,上述症狀得以緩解或消除,說明它們的藥性是寒涼的;反之,如病人表現為四肢厥冷、面色白、脘腹冷痛、脈微欲絕,這屬於陰寒證,用附子、肉桂、幹薑等藥物治療後,上述症狀得以緩解或消除,說明它們的藥性是溫熱的。
寒涼藥分別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除蒸、瀉熱通便、清熱利尿、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息風等作用;而溫熱藥則分別具有溫裏散寒、暖肝散結、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經通絡、引火歸原、回陽救逆等作用。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為藥物四氣理論指導臨床用藥的基本原則。具體而言,溫熱藥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陽痿不舉、宮冷不孕、陰寒水腫、風寒痹證、血寒經閉、虛陽上越、亡陽虛脫等一系列陰寒證;而寒涼藥則主要用於實熱煩渴、溫毒發斑、血熱吐衄、火毒瘡瘍、熱結便秘、熱淋澀痛、黃疸水腫、痰熱喘咳、高熱神昏、熱極生風等一系列陽熱證。
總之,寒涼藥用治陽熱證,溫熱藥用治陰寒證,這是臨床必須遵循的用藥原則。反之,如果陰寒證用寒涼藥,陽熱證用溫熱藥,必然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引起死亡。
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藥物作用趨向的一種藥物性能,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發散,沉表示收斂固藏和泄利二便。
具體而言,病變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變部位在下在裏者宜沉降不宜升浮;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勢下陷,宜升不宜降。總之,必須針對疾病發生部位上、下、表、裏的區別,病勢上逆、下陷的區別,根據藥物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當選用藥物,這也是指導臨床用藥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一般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瘡、宣肺止咳、溫裏散寒、暖肝散結、溫通經脈、通痹散結、行氣開鬱、活血消癜、開竅醒神、升陽舉陷、湧吐等作用的藥物多為升浮藥;
而具有清熱瀉火、瀉下通便、利水滲濕、重鎮安神、平肝潛陽、息風止痙、降逆平喘、止嘔、止呃、消積導滯、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崩止帶、澀精止遺、收斂止血、收濕斂瘡等作用的藥物多為沉降藥。
歸經是指藥物對於機體某臟腑經絡的選擇性作用,它包含了藥物定性定位的概念。
五味是指藥物有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的滋味,有些藥還具有淡味或澀味。
苦味藥“能泄、能燥、能堅”,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等作用。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證。
辛味藥“能散,能行”,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辛味藥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
甘味藥“能補、能和、能緩”,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藥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幾個方面。
淡味藥“能滲、能利”,具有滲濕,利小便的作用。淡味藥多用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之證。
鹹味藥“能下、能軟”,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鹹味藥多用治大便燥結、痰核、癭瘤、癥瘕痞塊等證。
淡味藥“能滲、能利”,具有滲濕,利小便的作用。淡味藥多用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之證。
治療熱證的藥有——發散風熱藥、清熱藥(清化熱痰藥?攻下藥?)
發散風熱藥(辛涼解表藥)性味多辛苦而偏寒涼,辛以發散,涼可祛熱,故以發散風熱為主要作用,發汗解表作用較發散風寒藥緩和。主要適用於風熱感冒以及溫病初起邪在衛分。
清熱藥中,清熱力較強、用以治療火熱較甚的病證的藥物,稱清熱瀉火藥。這類藥性味多苦寒或甘寒,以清洩氣分邪熱為主。此外,因各藥歸經差異,還分別具有清肺熱、清胃熱、瀉心火、瀉肝火等功效。
據清熱藥的功效及主治證的不同,可分為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清虛熱藥五類。
清熱瀉火藥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熱力較強,功能清氣分熱,主治氣分實熱證。
清熱燥濕藥性味苦寒,燥濕力較強,功能清熱燥濕,主治濕熱瀉痢、濕熱黃疸等證。此外,本類藥物多能清熱瀉火,可用於臟腑火熱證。
清熱解毒藥性味多苦寒,功能清熱解毒,即清熱之中長於解毒,主治熱毒熾盛之癰腫瘡瘍等證。
清熱涼血藥性味苦寒或鹹寒,偏入心肝血分以清熱,功能清熱涼血,主治血分實熱證。
清虛熱藥性味苦寒或甘寒,主入陰分,功能清虛熱、退骨蒸,主治熱邪傷陰,陰虛發熱證。
治療濕證的藥有——清熱燥濕藥、袪風濕藥、化濕藥、利水滲濕藥。
清熱燥濕藥性味苦寒,燥濕力較強,功能清熱燥濕,主治濕熱瀉痢、濕熱黃疸等證。此外,本類藥物多能清熱瀉火,可用於臟腑火熱證。
袪風濕藥有袪風濕、散寒止痛、舒筋通絡、活血或補肝腎、強筋骨等作用。主要用於風濕痹證之肢體疼痛,關節不利、腫大,筋脈拘攣及腰膝酸軟、下肢痿弱等症。
根據袪風濕藥各藥的不同特點分為袪風寒濕藥、袪風濕熱藥、袪風濕強筋骨藥三類。
袪風寒濕藥性味多為辛苦溫,入肝脾腎經。辛能行散袪風,苦能燥濕,溫通袪寒。有較好的袪風、除濕、散寒、通經活絡等作用,尤以止痛為其特點,主要適用於風寒濕痹,症見肢體關節疼痛,筋脈拘攣,痛有定處,遇寒加重等。
袪風濕熱藥性味多為辛苦寒,入肝脾腎經。辛能行散,苦能降泄,寒能清熱。具有良好的袪風除濕,通絡止痛,清熱消腫之功,主要用於風濕熱痹,症見關節紅腫熱痛等。
袪風濕強筋骨藥主入肝腎經,除袪風濕外,兼有一定的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主要用於風濕日久,肝腎虛損,腰膝酸軟,腳弱無力等。因風濕日久,易損傷肝腎;肝腎虛損,風寒濕邪又易侵犯腰膝部位;故選用本類藥物有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的意義。
化濕藥辛香溫燥,主入脾、胃經,能促進脾胃運化,消除濕濁,有醒脾化濕、行氣、解暑等作用,主要適用於濕濁內阻,脾為濕困,運化失常所致之證及濕溫、暑濕等證。
利水滲濕藥,味多甘淡,主歸膀胱、小腸經,作用趨向偏於下行,具利水消腫,利尿通淋、利濕退黃等功效。主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泄瀉、痰飲、淋證、黃疸、濕瘡、帶下、濕溫等水濕所致的各種病證。
根據藥物作用特點及臨床應用不同,利水滲濕藥分為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和利濕退黃藥三類。
利水消腫藥,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滲泄水濕,服藥後能使小便暢利,水腫消退,故具有利水消腫作用。用於水濕內停之水腫、小便不利,以及泄瀉、痰飲等證。
利尿通淋藥,性味多苦寒,或甘淡寒,主入膀胱、腎經。苦能降泄,寒能清熱,走下焦,尤善清利下焦濕熱,長於利尿通淋,多用治小便短赤,熱淋、血淋、石淋及膏淋、小便混濁等病證。臨床應用時,應針對病證正確選藥,並酌情選用適當藥配伍,以提高療效。除常與清熱瀉火藥同用外,陰虛內熱而小便短赤者,當與養陰清熱藥配伍;血淋,常與清熱涼血止血藥配伍;小便淋瀝,脾腎虛損者,應與補脾益腎藥配伍。
利濕退黃藥,性味多苦寒,入脾胃、肝膽經。以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為主要功效。主要用於濕熱黃疸,亦可用治濕瘡、濕疹、濕溫等濕邪為患病證。臨床應用時鬚根據濕熱輕重而隨證配伍,若黃疸偏濕熱重者,常配伍清熱瀉火解毒藥;若黃疸偏寒濕重者,則須與化濕藥、溫裏藥配用。
治療血證的藥有——清熱涼血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
清熱涼血藥性味苦寒或鹹寒,偏入心肝血分以清熱,功能清熱涼血,主治血分實熱證。
止血藥,均入血分,藥性有寒、溫、斂、散之異,以歸心、肝、脾經為主。分別具有涼血止血、化瘀止血、溫經止血、收斂止血等不同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等各種體內外出血病證。
據本類藥物藥性有寒、溫、斂、散之不同,分涼血止血藥、化瘀止血藥、收斂止血藥和溫經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其性寒涼,能清泄血分之熱而止血,適用於血熱妄行之出血病證。
化瘀止血藥既能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適用於瘀血性出血病證。
收斂止血藥味多澀,或為炭類,或質粘,有收斂止血之功,適用於多種出血病證,而以虛損不足或外傷出血者為好。
溫經止血藥其性溫熱,能溫經脈而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病證。
活血化瘀藥性味多辛苦,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善走散通行,主歸肝、心二經,入血分。
本類藥物都有活血化瘀之功,通過活血化瘀作用而具有多種不同的功效,如活血止痛、活血調經、活血消腫、活血療傷、活血消癰、破血消癥等。
活血止痛藥多具辛味,因其辛散善行而能行氣活血;主入肝經,次入心經、膽經和脾經;大多數活血止痛藥既入氣分,又入血分,活血每兼行氣,而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用於治療多種氣滯血瘀的痛證和其他瘀滯病證。
“止血不留瘀”是運用止血藥,尤其是運用涼血止血藥和收斂止血藥必須始終注意的問題。涼血止血藥其性寒涼,易於涼遏留瘀;收斂止血藥其性澀,易於留瘀戀邪。大劑量使用涼血止血藥和收斂止血藥時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常需配伍少量的活血行瘀藥同用,使之止血而無留瘀之患。五靈脂是活血止痛的要藥,但又不同於其他活血止痛藥。大多數活血止痛藥既入血分又入氣分而能用於氣滯血瘀的痛證,而五靈脂則只入血分,善治血證。其既能活血化瘀止痛以治瘀血阻滯之痛證,又能化瘀止血以治瘀血阻滯,血不歸經之瘀滯出血。有活血不出血,止血不留瘀的特點。
清熱涼血藥與涼血止血藥均能入血分,清血分的熱邪,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病證,常配伍使用。不同的是:清熱涼血藥長於清熱,以清解營、血分的熱邪為主要作用,主要用於營、血分等實熱證;涼血止血藥善於止血,而清熱作用不強,主要用於出血病證屬血熱妄行者為宜。
具涼血,活血,利濕退黃作用的常用藥物是郁金、大黃、虎杖。三藥除具有涼血,活血,利濕退黃之作用外,郁金又具行氣解鬱,清心開竅,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瘀氣滯之痛證,熱病神昏,癲癇痰閉,吐衄,倒經,血淋及膽石症。而大黃又瀉下攻積,瀉火解毒,涼血止血,主治熱結便秘,腸道積滯,熱病高熱煩躁,瘡癰腫毒,腸癰,燒燙傷及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等。虎杖亦能清熱解毒,並化痰止咳,用治帶下,水火燙傷,癰腫瘡毒,蛇傷及肺熱咳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