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類_傷寒辨
• 霜降以後,天令嚴寒,感之而即病者,正傷寒也。其症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身體痛。但脈浮緊、無汗為傷寒;脈浮緩、有汗為傷風。寒用麻黃湯,風用桂枝湯。予以加味香蘇散代之,隨手而愈。
• 冬時感寒不即發,伏藏於肌膚,至春因溫氣感觸而發者,曰溫病。春猶不發,至夏因熱氣感觸而後發者,曰熱病。其症頭痛發熱,與正傷寒同,但不惡寒而口渴,與正傷寒異爾,柴葛解肌湯主之。
• 四時之中,有不頭痛發熱,卒然惡寒厥冷,口鼻氣冷,嘔吐痛瀉,面青脈遲者,中寒也,薑附湯主之。
• 冬時當寒不寒,乃更溫暖,因而衣被單薄,以致感寒而病者,冬溫也。冬溫之症,表寒內熱,香蘇散加清藥主之。
• 夏秋之間,天時暴寒,人感之而即病者,時行寒疫也,亦有時非寒疫,而其人乘風取冷,遂至頭痛發熱者,名曰感冒。其見症與正傷寒略同,但較輕爾,香蘇散主之。
• 夏月有病頭痛身熱,自汗煩渴者,傷暑也,加減香薷飲主之。暑証與熱病相似,但熱病初起無汗,暑病初起自汗,熱病脈盛,暑病脈虛,此為異爾。然有傷暑、中暑、閉暑之別,治法詳本門。
• 夏月有病頭痛發熱,身重腹滿,譫語自汗,兩脛逆冷者,濕溫也。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暑,暑濕相搏,名曰濕溫,切忌發汗。
汗之名重,為難治,蒼朮白虎湯主之。按︰傷寒發厥,脛冷臂亦冷;濕溫發厥,脛冷臂不冷,以此為別。
• 頭痛身熱與傷寒同,而其人身重,默默但欲眠,鼻息鼾,語言難出,四肢不收者,風溫也,不可發汗,加減葳蕤湯主之。
• 發熱惡寒似傷寒,而脈細身重,不能自轉側,或頭汗出者,風濕也。不嘔不渴,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 病患嘔吐而利,或頭痛腹痛,惡寒發熱者,霍亂也,藿香正氣散主之。
• 病患身熱面赤,目脈赤,項強,獨頭搖,卒然口噤,背反僵者,痙也。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加減續命湯主之。痙病有外感、內傷之異;有三陽、三陰之別,詳見本門。
• 發熱似傷寒,但身不痛,右手氣口脈緊,中脘痞悶,噯腐吞酸者,此傷食也,保和一、病患煩熱似傷寒,而脈來虛軟無力,頭痛時止時作,肢體倦怠,語言懶怯者,虛煩也,補中益氣湯主之。
• 病痰喘似傷寒,但胸滿氣急,脈弦滑者,痰也,二陳湯主之。痰亦有挾風寒而發者宜加散劑。
• 惡寒發熱,與傷寒相似,而病起自腳,兩脛腫滿者,腳氣也。腳氣不離乎濕,檳榔散主之。然亦有兩足忽然枯細者,俗名干腳氣,此為風燥之症,四物加牛膝、木瓜主之。
• 病患脈浮數,發熱惡寒,而痛偏著一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外癰、內癰皆見此候。何謂內癰?大抵口內咳,胸中隱隱而痛,吐唾腥臭者,肺癰也。腹皮膨急,按之則痛,便數如淋,轉側作水聲者,腸癰也。胃脘隱隱而痛,手不可近,時吐膿者,胃脘癰也。
書云︰嘔家有膿不須治嘔,膿盡自愈。不可誤也。發熱似傷寒,而其人或從高墜下,跌撲損傷,或盛怒叫呼,七情過度,或過於作勞以致胸、腹、脅間有痛 處,著而不移,手不可按者,蓄血也,澤蘭湯主之,此與癰腫有別以上諸証,有與傷寒相類而治法不同者,有與傷寒相似而實不同類者,亦有傷寒與雜証相兼而互至 者,務在臨病之初,辨明投劑,庶一匕回春,實實虛虛之禍可免矣。
傷寒六經見証法
六經者,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也。三陽有經、有腑,三陰有傳、有中有太陽之經,即有太陽之腑,膀胱是也。有陽明之經,即有陽明之腑, 胃是也。有少陽之經,即有少陽之腑,膽是也,然膽為清淨之腑,無出入之路,故治法如經也。三陰有傳經者由三陽而傳入三陰,此熱邪也。有直中者,初起不由陽 經傳入,而直中三陰,此寒邪也。
茲數者,乃傷寒見証之綱領也。
太陽經証
太陽經病,頭痛,發熱,項脊強,身體痛,鼻鳴,乾嘔,惡風,自汗,脈浮緩者,名曰中風(傷風)。宜解肌,桂枝湯主之。
若前証悉具,惡寒,無汗,脈浮緊,或喘嗽者,名曰傷寒。 宜發表,麻黃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去皮,─錢五分) 芍藥(─錢五分) 甘草(炙,─錢) 生薑(─錢五分) 大棗(去核,四枚)
上五味 咀,以水四大鐘,微火煮取二鐘半,去滓,溫服。服已、須臾,啜稀粥數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周時觀之,若病症猶在者,乃服至二三劑。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等物。
麻黃湯方
此方不宜於東南,多宜於西北。西北稟濃,風氣剛勁,必須此藥開發,乃可疏通,實為冬令正傷寒之的劑。若東南則不可輕用,體虛脈弱者受之,恐有汗多亡陽之慮。
麻黃(去節,四錢) 桂枝(去皮,二錢) 甘草(炙,一錢) 杏仁(泡去皮尖,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四大鐘,先煮麻黃減一鐘,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鐘,去滓溫服,複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湯法。
加味香蘇散
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今用此方以代前二方之用,藥穩而效,亦醫門之良法也。不論冬月正傷寒,及春、夏、秋三時感冒,皆可取效。
其麻黃湯,若在溫熱之時,則不可妄用。又體虛氣弱,腠理空疏者,亦不可用。
其桂枝湯,乃治太陽經中風自汗之証,若裡熱自汗者,誤用之,則危殆立至。
又暑風証,有用白虎東加桂枝者,桂枝微、石膏重,不相妨也。更有春溫、夏熱之証,自裡達表,其症不惡寒而口濕,則不可用桂,宜另用柴葛解肌之類,或以本方加柴葛及清涼 之味。大凡一切用藥,必須相天時,審地利,觀風氣,看體質,辨經絡,問舊疾,的確對証方為良劑。
紫蘇葉(一錢五分) 陳皮 香附(各一錢二分) 甘草(炙,七分) 荊芥 秦艽 防風 蔓荊子(各一錢) 川芎(五分) 生薑(三片)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微覆似汗。
前症若頭腦痛甚者,加羌活八分,蔥白二根;自汗惡風者,加桂枝、白芍各一錢,若在春夏之交,惟恐夾雜溫暑之邪,不便用桂,加白朮一錢五分; 若兼停食,胸膈痞悶,加山楂、麥芽、卜子各一錢五分;若太陽本証未罷,更兼口渴溺澀者,此為膀胱腑証,加茯苓、木通各一錢五分;喘嗽,加桔梗、前胡一錢五 分,杏仁七枚;鼻衄,或吐血,本方去生薑,加生地、赤芍、丹參、丹皮各一錢五分;咽喉腫痛加桔梗、蒡子各一錢五分,薄荷五分;便秘加卜子、枳殼。若兼四肢 厥冷,口鼻氣冷,是兼中寒也,加乾薑、肉桂之類,雖有表証,其散藥只用一二味,不必盡方;若挾暑氣,加入知母、黃芩之類;乾嘔發熱而咳,為表有水氣,加半 夏、茯苓各一錢五分;時行疫癘,加蒼朮四分;梅核氣症,喉中如有物,吞不入,吐不出者,加桔梗、蘇梗各八分;婦人經水適來,加當歸、丹參;產後受風寒,加 黑薑、當歸,其散劑減去大半。若稟質極虛,不任發散者,更用補中兼散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柴葛解肌湯
治春溫夏熱之病,其症發熱頭痛,與正傷寒同,但不惡寒而口渴,與正傷
柴胡(一錢二分) 葛根(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甘草(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知母(一錢) 貝母(一錢) 生地(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水煎服。
心煩,加淡竹葉十片;譫語,加石膏三錢。
陽明經証
陽明經病,目痛、鼻乾、唇焦、漱水不欲咽,脈長,此陽明本經証,其經去太陽不遠,亦有頭痛發熱,宜用葛根湯解肌,不可誤認為腑病,而用清涼攻下之法。
葛根湯
葛根(二錢) 升麻 秦艽 荊芥 赤芍(各一錢) 蘇葉 白芷(各八分) 甘草(五分) 生薑(二片)
上水煎服。
若無汗而口渴者,加知母;自汗而口渴者,加石膏、人參,凡陽明証,口渴之甚,即為入腑,故加入清涼之藥;若自汗而口不渴者,乃陽明經中風,去蘇葉,加桂枝;若春夏之交惟恐夾雜溫暑之邪,不便用桂,加白朮一錢五分。
少陽經証
少陽經病,目眩,口苦,耳聾,胸滿,脅痛,寒熱往來,嘔吐,頭汗,盜汗,舌滑,脈弦。此少陽經受病,宜用小柴胡湯和解之。仲景云︰少陽証,但見一二症即是,不必悉具。
此經有三禁,吐、汗、下是也。然少陽有兼表、兼裡者,務在隨時變通,不得以三禁之說而拘泥也。
小柴胡湯
柴胡(二錢) 赤芍(一錢五分) 甘草 半夏(各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人參(五分) 生薑(二片)大棗(去核,三個)
水四鐘,煎二鐘半,溫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是熱氣結聚,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以瀉熱;若渴者,是津液少,去半夏,加栝蔞根,倍人參以生津液;若腹中痛,是邪氣壅, 去黃芩,加白芍藥以通壅;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以 堅;若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氣,去黃芩,加茯苓以滲泄;若不渴,外有微熱,是表邪未解,去人參,加桂枝以解肌;若咳者,為肺寒氣逆,去人參、大棗、黃 芩,加前胡、橘皮、乾薑以散寒降氣。
太陰經証
太陰經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藥多錯亂,今細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陰有傳經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誤下內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經所謂腹滿嗌乾者,此 傳經之陽邪也,法當用小柴胡去人參,加芍藥以和之。不已,則下之。經又謂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者,此直中之寒邪也,法當理中湯以溫之。又 謂太陽証,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此誤下內陷之邪也,法當用桂枝加芍藥,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以是知傳經之邪,宜用大、小柴胡輩,直中之邪,宜理 中,誤下內陷之邪,宜用桂枝湯加減法。今先舉傳入太陰者言之,其見症也。腹滿痛,嗌乾,脈沉實,大柴胡湯主之。若自利,去大黃,加黃連以清之。
大柴胡湯
柴胡(一錢五分) 半夏(洗,七分) 黃芩 芍藥(各二錢) 枳實(一錢) 大黃(二錢)
水煎服。
若兼寒熱往來,加生薑五分,大棗三個。
少陰經証
少陰經病有傳、有中。今先舉傳經者言之,其見症也,口燥、咽乾而渴,或咽痛,或下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硬,或下利腸垢,目不明。大、小承氣湯並主之。
小承氣湯
治邪傳少陰,口燥咽乾而渴,或目不明,宜急下之。
大黃(酒洗,三錢) 濃朴(一錢) 枳實(一錢五分)
水煎服。加芒硝三錢,即大承氣湯。
甘桔湯
治少陰咽痛。
甘草(炙,三錢) 桔梗(三錢)
水煎服。按本方加大力子(炒研,三錢),薄荷葉(五分),更效;若不瘥,對前小承氣湯服
厥陰經証
厥陰經病亦有傳、有中,今先舉傳經者言之。其見症也,少腹滿、舌蜷、囊縮、煩燥、厥逆、消渴,大承氣湯主之。
大承氣湯(見少陰)
太陽腑病
太陽腑者,足太陽膀胱是也。膀胱有經、有腑。邪在於經,則頭痛發熱;邪在於腑,則口渴溺赤。外顯太陽經病,而兼口渴溺赤者,此溺澀不通,乃太陽腑病,與他臟無涉也,五苓散主之。若表証未罷,可與散劑同用。
五苓散
茯苓(三錢) 豬苓 澤瀉(各八分) 桂枝(一錢) 白朮(一錢五分)
水煎服,以利為度。
愚按︰前症,自汗脈浮者,由中風入本腑可用此方;無汗脈緊者,由傷寒入本腑,即於香蘇散中加茯苓、澤瀉,應手而效。
陽明腑病
足陽明胃,有經、有腑。經者,徑也,猶路徑然;腑者,器也,所以盛水穀者也。邪在於經,不過目痛鼻乾,唇焦漱水而已。邪既入腑,則潮熱、譫語、狂 亂、不得眠、煩渴、自汗、便閉諸症生焉,白虎湯、承氣湯並主之。但陽明腑病,有由本經入本腑者;有由太陽、少陽入本腑者;有由三陰經入本腑者。來路不同, 見証則一,治者詳之。
白虎湯方
治陽明腑病,脈洪大、蒸熱、潮熱、譫語、燥渴、自汗,或胃熱發斑,但腹中未堅硬,大便未閉結,此陽明散漫之熱,邪未結聚,故用本方,辛涼和解之劑。
石膏(五錢) 知母(三錢) 甘草(二錢) 粳米(一撮)
水煎服。
若熱甚者,倍之。
大法自汗多者,加人參,名人參白虎湯。
挾濕者,加蒼朮,按︰此方,必燥渴、潮熱、自汗、脈洪,有此八字,方可與之。若表証仍在而不燥渴者切不可用也。又太陽証,發熱而渴,小便不 利者,為膀胱腑病,不可與白虎湯。若直中陰寒,面赤煩熱,似渴非渴,欲坐臥泥水中,此真寒假熱之証,必須溫補。又有血虛發熱,証象白虎,宜用當歸補血湯, 若誤投石膏、知母,則傾危可立而待矣。
調胃承氣湯
治陽明腑病,潮熱、譫語、便閉、繞臍硬痛,為有燥屎,此結聚之熱,邪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甘草(五分)
水煎服。
本方去甘草,加枳實、濃朴,名大承氣湯。
竊按︰枳實消痞,濃朴去滿,芒硝潤燥,大黃瀉實,必痞、滿、燥、實四症兼全者,方可用也。若痞滿而未燥實者,宜用小承氣湯,不用芒硝,恐傷下焦陰血也。燥實而未痞滿者即用本方,不用枳、朴,恐傷上焦陽氣也。
論承氣湯有八禁
一者,表不解惡寒未除,小便清長,知不在裡仍在表也,法當汗解。
二者,心下硬滿心下滿,則邪氣尚淺,若誤攻之,利遂不止。恐正氣下脫也。
三者,合面赤色面赤色,為邪在表,浮火聚於上,而未結於下,故未可攻也。又面赤為戴陽,尤宜細辨。
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反能食平素食少,則胃氣虛,故不可攻。然病中有燥屎,即不能食,若反能食,則無燥屎不過便硬耳,亦未可攻也。
五者,嘔多嘔吐屬少陽,邪在上焦,故未可攻也。
六者,脈遲遲為寒,攻之則呃。
七者,津液內竭病患自汗出,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不可攻之,宜蜜煎導而通之。
八者,小便少病患平日,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知其不久即入大腸,宜姑待之,不可妄攻也。
直中三陰諸証
直中者,初起不由陽經傳入,而徑中三陰者也。中太陰,宜用理中湯;中少陰,宜用四逆湯;中厥陰,宜用白通加豬膽汁湯。大抵臟受寒侵,不溫則殆,急投辛熱,不可遲緩。
附子理中湯
治寒邪中於太陰,嘔吐清涎沫,腹中冷痛,或下利清穀,吐蛔蟲,脈來沉
乾薑 附子 炙甘草(各一錢)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
水煎服。寒甚者,加乾薑二錢;渴欲得水,加人參、白朮各一錢;當臍有動氣,去白朮加肉桂一錢;吐多者,加生薑一錢五分;下利多者,倍加白朮;悸者,加茯苓一錢五分;腹滿者,去參、朮,加陳皮、半夏、砂仁各八分,附子一錢五分;蓋溫即是補。
四逆湯
治少陰中寒,手足厥冷,下利清穀,脈沉細,但欲寐。
附子(五錢) 乾薑(五錢) 甘草(炙,二錢)
水煎服。如面赤,加蔥白二莖;腹痛,加白芍藥二錢(酒炒);嘔者,加生薑二錢;咽痛加桔梗一錢;利止脈不出,加人參二錢;小便不利,身重疼痛,或咳,此為有水氣,去乾薑,加白朮、茯苓二錢五分,生薑三片。
白通加豬膽汁湯
治少陰中寒,陰盛隔陽,熱藥相拒不入,故加寒味,以立從治之法。
附子(五錢) 乾薑(五錢) 蔥白(二莖) 人尿(半杯) 豬膽汁(五茶匙)
水煎服。
虛者,加人參三錢。
理中安蛔散
人參(三錢) 白朮 白茯苓 乾薑(各一錢五分) 川椒(十粒) 烏梅(二個)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七分服。
凡治蛔,不可用甘草,及甜物。蓋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得酸則靜故也。如未止,加黃連、黃柏各三分,川椒倍之。若足冷,加附子五、七分,甚者倍之。
傷寒兼症
傷寒兼症者,非傳經六經之正病,亦非直中三陰之正病,而實為傷寒所恆有之症,故皆以兼症名之。其間有見於手經者,有因誤治而變症者,有病中調攝失宜而變症者,有病氣相傳染而變症者,臨症之工,按法取之,曲盡其情,則傷寒無餘蘊矣。
咳嗽
咳嗽者,肺寒也。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是也。肺主皮毛,寒邪侵於皮毛,連及於肺,故令人咳。宜用止嗽散,加荊芥、防風、紫蘇子主之。或問曰︰少陽証 與直中証,水氣証,皆令咳嗽,何也?答曰︰少陽証兼咳嗽者,以其肺有寒也,仲景用小柴胡去參、棗加乾薑者所以溫肺散寒也。直中証兼咳嗽者,亦寒氣上束於肺 也,但溫其中而咳自止。水氣証兼咳嗽者,以寒水上射於肺也,宜分表裡水氣治之︰表有水氣而發熱,用小青龍湯發散以行水;裡有水氣而下利,則用本方去麻黃, 加蕘花,以攻之;輕則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以疏之,俾水飲流通,而咳自止矣。以上三証,皆感寒水之氣而咳,故謂咳為肺寒也。又問曰︰俗稱熱傷風咳嗽者,何 也?答曰︰熱傷風者,如冬溫之候、天應寒而反溫,自人受之,則為頭痛喉腫,咽乾咳嗽之屬,與正風寒之咳稍異。又或其人素有鬱熱,而外為風寒束之,熱在內而 寒在外,諺云寒包火是也。又問曰︰咳嗽有不兼風寒,而專屬火者,何也?答曰︰此雜証嗽也或夏令暑熱之火,或飲食辛辣之火,或脾肺氣虛之火,或龍雷 上之火,皆令咳嗽,各有兼証,與傷寒鼻塞聲重,頭痛發熱惡寒之狀,自是不同,並與熱傷風之咳迥別,宜於本門求之,不得與傷寒同日語矣。
止嗽散
桔梗(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炙) 白前(一錢五分) 橘紅(一錢) 百部(一錢五分) 紫菀(一錢五
水煎服。風寒初起,加防風、荊芥、紫蘇子。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薑汁炒,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炙,一錢) 生薑(三片)
水煎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