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中醫中藥防甲流感(H1N1)

中醫一貫強調疾病的預防,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治未病”,把疾病的預防放在了首位,尤其對疫病的防治,中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全國各地提出了許多中醫藥防治建議,黃石市中醫院以此為參照提出以下防治建議,以供參考。

  一、病因病機認識

  以現有資料分析,本病起源於中南美洲,以熱帶、亞熱帶氣候為主,尤其是墨西哥靠近赤道附近,氣候溫熱,又多雨水,結合發病季節,考慮本病感受的邪氣為風熱疫邪,並可夾濕邪,具有傳染性,本病屬於中醫瘟病、瘟疫範疇。

   從本病的臨床表現看,風熱時疫從口鼻而入,引起以肺系為主的系列病變,具有轉變快、變化多的特點。起初,疫邪充斥表裏,衛氣同病,病在上焦,以肺衛為 主,有高熱,惡寒,咳嗽,咽喉疼痛,頭痛,身痛等;若夾濕邪,可伴有納差,腹瀉,嘔吐,肌肉痛。病情進一步發展,邪氣深入氣分,可出現高熱、咳喘等肺經熱 毒熾盛症,甚者可逆轉心包,出現內閉外脫之危重症;或因熱邪消耗氣陰,肺化源絕,呼吸急促、窘迫而致病人死亡。邪氣還可深入營血分,閉竅動血。

  二、預防方案

  1、在生活起居方面,中醫認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所以要及時增添衣物,飲食、作息要有規律;

  2、要相信科學知識,克服恐懼心理,保持平和心態。中醫認為“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恐則氣下,驚者氣亂”, 對流感產生恐懼之心,必導致氣機逆亂,氣鬱化熱,產生毒熱之邪,更易招致外感。

  3、儘量減少外出,尤其避免接觸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鼻涕等)或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病人;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香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咳嗽和打噴嚏後;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後將紙巾扔進垃圾桶。

  4、中藥外用:

  淨化環境可採用以下方法。

  (1)中藥噴灑:用石菖蒲、艾葉,按1:1比例,以水煮沸15分鐘為宜,加水兌成含生藥約20%-30%的濃度。

  (2)中藥薰蒸:

  ①用石菖蒲、艾葉燒熏:按1:1比例。

  ②用食醋薰蒸:每立方米空間用食醋5-10毫升,加水一倍稀釋後加熱,每次薰蒸1-2小時。

  中藥薰蒸每天或隔天一次,需據疫情而定,以適中為宜。

  5、中藥食療方

  (1)二白湯:蔥白15g、白蘿蔔30g、香菜3g,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2)薄荷梨粥:薄荷3g、鴨梨一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後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3)荸薺、百合、梨等具有清熱生津的作用,可以適當食用。

  (4)鮮馬齒莧30-60克,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5)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

  (6)百合20g、薏苡仁15g、八角茴香2枚、鮮藕100g、瘦肉250g,煲湯,食肉飲湯,經常食用。具有滋陰潤肺、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效。注意:百合為寒潤之品,風寒咳嗽、脾虛便溏者要慎用。

  6、預防用藥:

  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預防用藥。

  (1)平素體健者:金銀花10g、北沙參10g、生薏苡仁15g、藿香10g、防風9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至5劑。

  (2)平素體弱者平時即有疲乏、氣短、怕風等,往往感冒之後,經久不愈,或反復感冒。可用:黃芪10g、白術 9g、防風9g、北沙參9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至5劑。

  (3)嗜煙酒者:葛根 10g、生薏苡仁15g、黃芩9g、大青葉9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至5劑。

  (4)兒童:藿香6g、蘇葉6g、金銀花6g、生山楂6g。水煎服,每次 50毫升,每日1劑,連服3至5劑。

  三、治療方案

  參照衛生部《人感染豬流感診療方案(2009版)》,擬出中醫辨證治療方案,以供參考。

  1.毒襲肺衛。

  症狀:發熱、惡寒、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透邪。

  參考方藥:炙麻黃、杏仁、生石膏、柴胡、黃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藥:蓮花清瘟膠囊、銀黃類製劑、雙黃連口服製劑。

  2.毒犯肺胃。

  症狀:發熱、或惡寒,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身、肌肉酸痛。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和中。

  參考方藥:葛根、黃芩、黃連、蒼術、藿香、姜半夏、蘇葉、厚樸。

  常用中成藥:葛根芩連微丸、藿香正氣製劑等。

  3.毒壅氣營。

  症狀:高熱、咳嗽、胸悶憋氣、喘促氣短、煩躁不安、甚者神昏譫語。

  治法:清氣涼營。

  參考方藥:炙麻黃、杏仁、瓜蔞、生大黃、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時可選用安宮牛黃丸以及痰熱清、血必淨、清開靈、醒腦靜注射液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