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楊則民論脈診

楊則民論脈診
楊則民氏為近代著名中醫,理論造詣很高。拙著《近代中西醫論爭史》,曾有專節介紹。以下所引,是他對脈診的見解。楊氏所論或偶有不當處,但總體而言,筆者自覺不如楊氏認識精當。引文見楊氏遺著《潛廠醫話》。(董漢良 陳天祥整理,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引用時改正了幾處比較明顯得錯別字和句逗。
脈診為近世醫者病者所共信,以為診病惟一之術。在醫者可不加問診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則隱匿病情以試醫生脈診之能否,醫道之荒莫甚於此。此習不去,吾醫將無立足地乎。前賢知之,發為振聵之論:“脈乃四診之末,謂之巧者爾。上工欲會其全,非備四診不可。”此李時珍之說也。“古人以切居望聞問之末,則于望聞問之際,已得其病情矣。不過再診其脈,看病應與不應也……,以脈參病,意蓋如此,曷以診脈知病為貴乎。”此張景嶽之說也。而徐大椿之論尤為明確。其言曰:“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 人也”。且《史記•篇鵲傳》曰:“視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臟腑癥結”,但以脈為名耳。夫創寸口診脈之扁鵲猶如此,況其後人乎。
考古人切脈,非獨寸口而已。十二經,奇經八脈、陽蹺、陰蹺、陽維、陰維、沖、任、督、帶皆可按診之,王叔和之脈經詳言矣。蓋脈之搏動原於心房,故凡淺層動脈無不可按。人迎、趺陽、巨裏古人多診之,惟橈動脈為最淺層,按之更明晰耳。最先論述按橈動脈(即寸口)者為《難經》,後人因奉之以為不易之診法(《史記 •扁鵲傳》曰:“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可證)。按脈之搏動而相對的分為種種脈象,其名與日俱多。傷寒金匱所言,只十余種,後人則增為二十四種,脈經更增至二十七種,且有更增二種為二十九脈者。此外如柯琴主十脈,陳修園主八脈,近人惲鐵樵主內經十脈,殆無一定者也。以脈測病已近懸揣,更分配臟腑於寸口三部而診之,則妄甚矣。試以王叔和、李時珍、張景岳、李中梓諸家所分配者觀之,其差參殊甚,比而觀之,其異如下:
左關以候肝膽,右關以候脾胃,諸家皆同,左寸以候心與心包,張與二李同,王則以候心與小腸也,其異一;右寸以候肺胸中,二李皆同,王則以候肺大腸,張則以候肺心包也,其異二;左尺以候腎膀胱,諸家同,惟張更加大腸,時珍更加小腸,其異三;右尺以候腎大腸,二李同說,而王則主候命門三焦,張主候腎小腸也,其異四。嗚呼!區區寸口三部而異說如此,將何取信于後人乎。此皆懸揣無驗之談,宜其隨人不同也。
時有人,其診脈只以寸候上焦諸病,關候中焦,尺候下焦下部諸病而已。此則內經:“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酸股膝脛足中事也。”
以脈取名,大抵可分三類。以按脈輕重而得其狀者,以浮沉為綱,浮者輕按即得,沉者重取才明。古人以浮為皮脈,謂指按及皮下可得其象也。沉為骨脈,以指按須 推筋及骨乃顯其象也。其浮而無力者為濡脈,其浮而極有力者為革脈。其沉而無力者為弱脈,其沉而極有力者為牢脈,其沉極如無者為伏脈。脈在革牢之間,三部皆 有力者為實脈,皆無力者為虛脈,無力甚者為微脈,無力而大者為散脈,但中空無力者為芤脈。共計十二脈,皆統於浮沉。
以脈搏至數分者,遲數為綱。一呼吸間三至者為遲,六至者為數脈搏。數脈時而一止者為促脈。四至者為緩脈,其時而一止者為結脈。七至者為疾脈,時而一止須臾複動者為代脈。共計七脈統屬于遲數。
以形狀分者,滑澀為綱。往來流利如珠者為滑,滯澀艱難者為澀脈。弦細端直按之且勁者為弦,較弦更勁左右彈指為緊脈。來盛去衰為洪脈,粗大闊為大脈。形細如 絲為小脈,如豆亂動,動搖不移為動脈。來去迢迢而長為長脈,縮縮而短為短脈。共計八脈,皆以形狀為言,統屬於滑澀。
中醫言脈,雖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輕重分候之法,實皆不適用。必不得已而採用舊說。可依難經,寸以候頭至胸,關以候自膈至臍,尺以候自臍至足。醫宗金鑒謂:“脈象渾一,並不兩條,亦不兩截”。足以證三部配合臟腑之無理矣。李時珍謂:“余每見時醫於兩手六部之脈搏按之又按,曰某臟腑 如此,某臟腑如彼,猶若臟腑於兩手之間,可捫而得,種種欺人之醜態,實則自欺之甚也。”
夫脈不可獨憑,與望聞問合參則為共通之診,以為醫者施治之準則也。
脈診之真詮
按橈骨動脈之深淺、部位以候病之深淺者曰脈診。前人僅依臨床經驗, 師心自用,對此有種種玄妙之談:“合色脈之法,聖人所首重,治病之權輿”、“色脈之要,可通神明。”今之西醫,則祗用以識至數,候心臟。對前人脈說,一切置諸不問。中醫脈說之誇張者,誠應棄不顧,而精切有當於治術與診斷者,寧可置諸不問乎?本篇之作,旨在祛莠言之亂正,啟今人之悟解。欲令診脈之法,不局於心臟,精巧之診,重光於將來也。先祛惑論,次布真解。
一、脈診之惑論
中醫脈診之法,肇始於素問,宏通於越人,而大成于叔和。自是厥後,代有名家。然決陰陽虛實於三指之下,別表裏內外於方寸之內,其事雖簡,其理難解。前人只憑臨床之經驗,而無詮釋之科學,臆見所及,遂多謬說。此時代限之也。時至今日而猶信以為真則惑矣。考中醫脈說之惑亂後人者,殆有三端:
一曰脈分部位之誤:脈 分三部,所以為切脈用三指也。用三指切脈,所以便別脈狀也。弦緊虛實大小等脈狀,非以三指察之則不明,若今西醫僅以至數診脈,則只取一部用一指足矣。脈分九候,所以便診脈也, 浮沉虛實牢革諸脈,非舉(浮按)、按(中按)、尋(深按)三法候之則不明,此至淺易明之事也。乃前人竟有以三部配三焦者,以九候配天地人者(均見素問三部 九候論),則推理過當之談雖非合理,尚無大過。其牽強附會遺害後世者,莫如以臟腑配當三部之說。
夫寸關尺三部之分,原為取便診脈,前人不於脈與疾病影響上求確當之理解,無端而以臟腑部位配當之,幾於治絲益紛矣。考素問、難經、中髒經諸古書,雖已以五臟配當之,然不分左右。自王叔和以後,則鑿然分左右,配以五臟六腑矣。茲取六家之說比較之:

王叔和 李杲 滑壽 喻嘉言 李士材 張景嶽
左寸 心、小腸 心、小腸 心、小腸 心 心、膻中 心、心包
左關 肝、膽 肝、膽 肝、膽 肝、膽 肝、膈 肝、膽
左尺 腎、膀胱 腎、膀胱 腎、膀胱 腎、膀胱、大腸 腎、小腸、膀胱 腎、膀胱、大腸
右寸 肺、大腸 肺、大腸 肺、大腸 肺 肺、胸中 肺、膻中
右關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右尺 腎、膀胱 命門、三焦 三焦、心包 腎、三焦 腎、小腸 命門、三焦、小腸

上六家皆醫界之名家,對臟腑任意配當如此矛盾,則其說尚足信賴乎?嘗考《千金方》《傷寒論》, 均無此說,即看紫虛《四言脈訣》亦謂:“左主司官,右主司腑”,對六腑亦不肯板言某部屬某也。故吳草廬知之,則曰:“醫者以寸關尺輒名之曰,此心脈,此肺 脈,此肝脈……者非也。五臟六腑凡十二經,兩手寸關尺,皆手太陰之脈也……為六脈之大會,以占一身焉。”李時珍知之,則曰:“兩手六部皆肺之經脈,特取以 候五臟六腑之氣可耳,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又曰:“每見時醫於兩手六部之間,按之又按,曰某臟腑如此,某臟腑如彼,儼然臟腑居於兩手之間,可捫而得, 種種欺人之醜態,實則自欺之甚也。”張石頑知之,而對惑人三部分別臟腑之問,則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語曰:“山川而能語,葬師食無處, 臟腑而能語,醫師色如土。”其臟腑配當三部之謂矣。
前人之不信配當臟腑三部者,轉而奉難經之說以為圭臬,難經十八難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按難經此說,與《內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以脈之上中下三部,診人身之上中下三部相合。後世徐春甫《古今醫統》即據此說立論,謂:“寸部候上自胸、 心、肺、咽、喉、頭目之有疾也;關部候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自少腹、腰膂、膝、脛、足之有疾也,大小腸、膀胱皆在下也。”吳鶴皋脈語,丹波元 堅脈學釋要,皆主此說者。按:以吾人平日經驗,此說雖非絕對正確,殆亦可信從也。
二曰以脈主病之妄:脈 診為診斷方法之一,古人隸于四診之末,以切脈識病為下工。故脈診之旨,在驗病體之虛實,所患之淺深,病勢之進退,預後之良惡,氣與血之強弱而已,過此以往,非診脈所得知也。乃怪誕不經之徒,既妄信臟腑配當六部之說,複謬執以脈主病之談,某部見某脈即屬某病,大言炎炎,鑿孔栽須。尤荒謬者,且憑脈以斷人之死期,孕之男女,富貴貧賤,幾皆以三指決之,如彭用光之流,真十死無赦者。此餘所以不能不辨也。
以脈主病之說,創於《內經》,而大張于王叔和氏,如曰:“寸口脈沉而弱,發必墮落。”“關上脈緊而滑者虺?動”,“尺脈沉而滑者寸白蟲”(均見王氏脈 經),僅憑三指而斷之,其可笑如是。夫脈為橈骨動脈之淺層,為各動脈中之一種,據此以候氣血之盛衰,疾病之進退,如是而已。若橈骨動脈可以分部而斷疾病,則顳顬動脈、足動脈皆能博動,將亦憑之以斷病乎?蓋病有千百,脈不過20餘種,以20餘種之脈,而欲主斷千百種之病,其無當於理一也。病情改變,脈亦改 變。如下利洞泄,故多尺微之脈。然在下利之初,則尺實、尺洪、尺弦皆可有之,而下利以後則尺伏、尺沉、尺滑、尺絕亦可見之。是尺微固不可概斷下利矣。又如勞瘵咳血誠多弦數之脈,然勞瘵之初,浮數、浮洪、洪弦等脈皆常見之,而勞瘵之極,每見洪大、細小、促急之脈,是弦數固不能概斷勞瘵矣,其無當於理二也。且生人構造不同,稟賦不同,其應於脈也,亦常因之而不同。有終身脈至沉細者,有甚洪滑者,已現結脈而始終不害健康者,有寸口不應指而強壯如常者,以脈斷病無當於理三也。總之,診斷疾病應以各項見證參以切脈而斷之,不能僅憑三指也。“能合色脈,可以萬全”,前人固明示吾輩以正法矣。
三曰脈象分類迷惑:前人脈說紛亂異常,而尤令人不知適從者,莫如脈象之分類。《內經》以十二經脈左右相同,合之陽蹺、陰蹺、督脈、任脈為二十八脈,實則二 十四脈耳。高陽生以七表、八裏、九道分為二十四脈。朱肱取七表、八裏合結、促、代為二十一脈。陳無擇分為二十四脈(與高陽生種名不同),滑壽分為二十六 脈。李時珍分為二十四脈。李中梓分為二十九脈。章潢分為十五脈。陳修園分八脈。柯琴以陰陽分為十脈。張景嶽分為十六脈。張石頑以對峙立論,分為三十二脈。以三指按切之同,而脈狀如此歧異,豈非怪事。所以然者,以前人不明脈之真象耳。
夫脈分浮沉,所以顯脈壓之高低也;脈分遲數,所以明脈搏之至數也;脈分緊軟,所以示脈管之弛張也。脈分滑澀,所以見脈波(血行)之通塞也;脈分結代,所以知心房之病變也。脈狀多種,無不在此五綱中。依此五綱而分別隸屬之,則一切惑亂之說可清矣。
故脈之狀脈壓高者,曰浮、洪、革、動,四者程度之差;狀脈壓低者,曰沉、微、牢、伏、四者程度之差,共計八脈,皆以浮沉為綱而分別脈壓之高低者也。脈之狀 脈搏多者,曰數(六至)、曰疾(七至以上),脈搏少者曰遲(三至)、曰緩(不及四至),共計四脈,皆以遲數為綱而計數脈搏多少也。脈之狀脈管神經亢進者,曰緊曰弦,狀脈管神經衰退者,曰軟曰弱,共計四脈,皆以分析脈管神經之弛張也。脈之狀脈波(即血行)流暢有餘者,曰滑曰實曰長,狀脈波不暢不足者,曰澀曰虛曰短,共計六脈,皆以滑澀為綱,以辨血行之暢阻也。心房衰弱或瓣膜啟閉不全,則血液噴射於橈骨動脈者時有間歇,曰促曰結曰代,皆間歇脈也,曰散則心動瀕 於停息之象也。共計四脈,皆主候心臟者也。以上總計二十六脈,一切脈狀可以盡之。又有怪脈(亦稱絕脈),所謂屋漏、雀啄、解索、釜沸等者,為心動將息時之搏動現象。陽蹺、陰蹺、督脈、任脈,為依稀仿佛莫可指究,純為虛構不可信也。
按:脈之搏動原於心房(內經稱之“脈者心之府也,血之榮也”,以心主血正此義),脈狀變化系于神經(古人以神經名氣),故凡淺層動脈,無不可按。人迎(顳 顬動脈)、趺陽(足跗動脈)、巨裏(即心尖)、臍部(腹動脈),古人每按診之,非獨寸口脈(即橈骨動脈)也。惟寸口脈為動脈之最淺層,按之最明晰耳。既知 寸口脈為諸動脈之一支,其變化與諸動脈相等,不但臟腑配當十二經脈之說可以廢,即以左人迎而右氣口之說亦可廢。不僅以左右分氣血之說可以廢,即以左右分男 女、分陰陽之說亦無不可廢者。知夫此,而方足以詮真。
專主寸口脈診法者,始於扁鵲之難經。內經則全身診斷法也。《史記•扁鵲傳》曰:“至今天下言脈者,因扁鵲也。”尤為明證。然扁鵲雖創明寸口脈診病之法,實 不純信三指者,《史記》稱:“視見垣一方人,以此(指脈)視病,盡見臟腑癥結,特以脈為名耳。”扁鵲尚然,況後人乎。張景嶽曰:“古人以切居望聞問之末, 則于望聞問之際,已得病情矣,不過再診其脈,看病應與不應也。……以脈參病,意蓋如此,曷以診脈知病為貴乎!”而徐靈胎之論尤為明確:“一病而數十種之脈 無不可見,何能診脈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後人昧于此義,死信某脈主某病之說,不知傷寒金匱為我國醫學之宗,其論病論治之際,無不以脈 為辨證之參考(傷寒論平脈篇為王叔和附加,後世刪之是矣),曷嘗以脈主病乎!荒誕之士,於多言偶中之機而鑿鑿言之,以此欺人,此此自欺,可乎否耶?故又必 知脈主病之妄而後可以詮真。
三指按脈,最易陷於主觀之成見。寸口不能自語,病人不能自識,一任醫生胡猜胡說,竟無可以證明者。不但洪與滑、弦與緊、牢與實等脈可師成見而隨意名之,即 細與微,實與弱之間亦可依成見而混之。此脈名所以混亂無狀也。本文所作,凡前人七表八裏之分,陰陽對立之分,一切不取。僅就脈壓、脈搏、脈管、脈波、以及 心動五項而分別敍述之。
以脈壓高低分者,浮沉為綱。凡脈壓之高張者,其脈必現浮、洪、革、動之狀;脈壓之低落者,其脈必現沉、微、牢、伏之象。欲知脈壓之高低,可以按脈之輕重而 得其狀。輕按而得者為浮脈,重按才明者為沉脈。古人以浮為皮脈,謂指按及皮可得其象也。沉為骨脈,以指按須推筋及骨乃顯其象也。脈壓所以高張,為血行充盛 之故。血行充盛,若非全身發熱,即局部炎症充血之故。發熱或充血,則血行旺盛應之於脈,乃顯浮、洪、革、動之象。脈壓所以低落,為內臟器官或下肢局部充 血,血聚於內下之故。
凡腹腔症瘕,大便閉結,下肢痹痛,少腹疝痛,生殖器等痛,皆於患部起充血現象,而上腹血量隨之減少,應之於脈必現沉、微、牢、伏之象,古人所謂“沉主裏 也”。又浮洪革動四脈,只表示脈壓高張程度之異。故脈壓高張之向外者,輕按即得為浮脈。脈壓高張之寬大者,平按即得為洪脈。脈壓高張向外,輕按有力重按無 力者為革脈。古人所謂“如按鼓皮,內虛外急”者也。脈壓高張,三部中只一部圓湛,其他二部圓而不湛者為動脈。驚恐之後、劇痛之後、月經偶阻、氣血痰偶凝滯 于一處時,常見動脈,此為一時性發現之脈而非恒態,固亦屬於脈壓高張者也。其脈壓因向裏而低落者,以沉微牢伏四脈狀程度之差。凡病局於腹腔或下肢時,上肢 血量隨時之減少,脈壓因而低落,前人謂為“氣血困滯不振之故”。斯時按脈須取之肌肉下,得之者為沉脈。須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者為伏脈。重按極細而若有若 無者為微脈。重按方得,似沉似伏而實有力者為牢脈。此皆脈壓低落之脈也。
以脈搏至數分者遲數為綱:平人之脈,一呼吸間四至,一分鐘間七十五次為常態。雖有血壓高張患者,神經質者,脈搏至數常較一般人為高,而仍不害健康者,然其為病態則一也。
蓋脈不能自動,脈之搏動原於心房之啟閉而動。故心房有變化,應之於脈而有遲數之異。脈管壁有能弛張之纖維神經,其弛與張恒受神經中樞之支配,故神經而受刺 激,或其本身病變,應之於脈而有遲數之異。前人以一呼吸間三至為遲脈,心動緩慢故也。四至或不及四至,現無力狀者為緩脈,脈纖維神經鬆懈故也。其一呼吸間 六至為數脈,體溫增高,神經興奮,心動加速故也。一呼吸間七至為疾脈,神經亢奮已極,心動驟速故也。得疾脈者每為預後不良之兆。
以脈管弛張分者弦弱為綱:脈管纖維神經受病的影響而現拘急時,三指按之宛如琴弦一條者為弦脈。在病變進行時為神經亢奮病勢方張之征,所謂“弦主肝”也(古 人主肝即現代意義之神經)。在病體衰弱時為預後不良之兆。(別有按弦而成兩條者,為雙弦脈。多為體弱虛寒之象,其所以然之故則不明。)脈管弛懈無力,按之 圓而不湛者為弱脈。急性熱病熱退多現弱脈(為順證)。若為亡陽大汗之際,大出血之際,心臟麻痹之時(均因血行緩弱之故),熱高到40度以上之時,(中風、 腦膜炎、傷寒熱高時現弱脈者,為延髓發炎,迷走神經興奮而制止各部分之動作故也。)凡症弱體弱而現脈弱者順,平人、壯人而現此脈為大病之前兆,因神經已示 異常也。熱病初期而現此脈為凶兆,因中樞神經已失調節也。其與弱相似而較有力者為緊脈,風寒外束,體有劇痛時常見此脈,為神經亢奮之故。其與弱相似而更無 力者為軟脈(亦稱濡脈),暴病得此十無一生,所謂脈無根也。
以脈波盈縮分者滑澀為綱:脈管壁有彈力,對血管內血流之盈縮,能自動的擴大或收縮以調節之。故於人體貧血,或充血或出血時,脈之波動常態現出一定之徵象。 即如大吐大下大汗之後,津液損失過多,血液之水分奪去,血流因而不暢,其脈波必短而虛澀。汗閉尿閉腹水浮腫之時,體內水分過多,血流自然旺盛,其脈波必長 而實滑,此實驗理論皆合之事也。前人以按之往來流利,如盤走珠者為滑脈。此為氣血充盛之脈,為健康脈。病人有此,為預後良好之兆,病雖甚,無害也。其滑而 溢出三指之外,直上直下,如循長竿者為長脈。其脈長而兼大,浮中沉按之有力者實脈。長脈實脈皆為抵抗力強之征,急性熱病有此,可用攻擊療法,臟腑痼病有此 為自然治癒之象。惟失血及吐利後,熱退後有此,為預後不良之兆。蓋各種出血,全賴血管自行收縮則出血自止,若脈長脈實則血壓高、血行盛、血管所不能收縮, 為失血時無止歇之象,故為凶兆。吐利(不論腸炎痢疾)、熱退後,體液損失,血液受傷,故脈細脈澀者吉,脈實脈長者凶。因津液亡失,體功應安靜以圖恢復,脈 長脈實為體內不靜也。至於腫脹黃疸濕熱三消淋閉諸症,其病出路在於腎臟之排泄,尤貴乎心臟之健全。脈長脈實為心臟健全之征,故長實洪大之脈,于上述諸病, 為預後良好之兆。
澀脈者為滑脈之反,虛細而遲,如雨沾沙,短而且難。此為脈管內血流不暢若阻之象。故為不勻調脈。脈不勻調而又無力,為心房不健全故;為血液虧乏運行不暢 故;為局部受阻血行凝滯故;為髒氣擾亂故。脈虛者為按之無力,與實脈相對。為正氣抗病力減退之征。但於熱退後、失血後、吐利後為吉兆。短脈者與長脈相對, 指下尋之,兩頭無、中間有,不及本位,為血行噴射力減退故也。凡上述澀、虛、短三脈,皆氣血衰弱、抵抗不足之驗也。
以心房衰弱或機能失常,因而脈有間歇者以結代為綱:結脈者為三動一止,或七八動一止,或十數動一止之謂。其來勢慢,其來數緩,有是脈者未必遂為惡也。久病 人,虛勞人,亡津亡血人,腹有症癖?者多有之。促脈者貫珠而上及寸口,時有欲止之勢。其來勢急,其至數速,有是脈者若非喘息,即為胸滿,常為重症。故促脈 常為心悸亢進必有之現症。代脈者為心動將歇之前兆。三動一止或七八動一止與結脈相同。然結脈雖有間歇,惟止而複來脈轉加速,故雖止而不失至數,所謂去而複 來也。代脈則間歇以後,無加速搏動之能,所謂去而不還也。病人得此脈者決無生理。散脈者為按之滿指,散而不聚,來去不明,脈與肉無界限,漫無根柢者也。為 心肌沉衰,收縮不全,血液不能射於上肢,心動不久將絕之兆。
凡此二十六脈,脈象已包括一切。若提綱言之,只取浮沉遲數滑澀弦弱結代十脈足矣。以上詮解,雖不免失之過略,而脈之真義固已概述無餘。進而求之,在乎好學深思之士。
二、脈與診療之關係
脈之真義既明,試就與診療之關係言之,殆有四端:
一曰知病機:疾病千萬,症候十百,若語其要則陰陽虛實表裏寒熱八字而已。辨此八字,可以論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藥,醫者欲知病機必須辨此。凡新陳代謝機能 之亢進者為陽,衰減者為陰;神經興奮者為陽,衰弱者為陰;體力壯實者為陽,不足者為陰;血行亢進者為陽,減退者為陰;病理機能積極者為陽,消極者為陰。其 應之於脈,則浮、洪、革、動、脈壓之高張者為陽,沉、微、牢、伏、脈壓低落者為陰;脈管緊張而現弦、緊之脈者為陽,脈管弛緩而現弱軟者為陰;脈搏數者為 陽,遲者為陰;血行充盈鴯同滑、長、實脈者為陽,血行不足而現澀、短、虛脈者為陰。且症候變化不一,有陽證而現陰脈者,為轉機將惡象,有陰證而現陽脈者, 為預後良好征,此非以脈辨之不可也。複次,寒熱者非僅以體溫言之,亦非陰陽之代名(所謂寒屬陰而熱屬陽也),凡體溫旺盛超過三十七度以上者為熱,體溫低落 不及常溫者為寒。病勢在進行中而排出多量(吐、利、汗、尿、痰)或熱甚而不能排出者為熱,病勢停頓而排出減少,或不能自止者為寒。全身或局部充血者為熱, 反之貧血者為寒。然有症狀雖熱脈反陰者,症狀似寒而脈反陽者,尤非辨之以脈不可也。陰陽寒熱如此,表裏虛實亦然,皆賴脈以辨之,此脈診之所以為知病機之要 道也。
二曰定治法:治病之道,除病毒扶正氣而已,病毒猖獗則現病理機轉之亢進,前人稱為實證。正氣強盛則抵抗病毒而有餘,每現症候發揚之狀,前人稱此為陽證。病 毒與正氣俱盛,邪正相殺,每現大熱、大痛、大寒、大渴之象,前人稱為實證。斯時應之於脈,必具洪、弦、滑、數之象。若病毒已殺則由病理機轉為生理機轉,脈 必緩弱而遲。正氣衰弱則抗病之力不足以言,而現弱症陰症。應之於脈搏則微軟澀遲之脈乃見。若病毒方盛而正氣已衰,或正氣方張而病毒已除者,則陽證陰脈,陰 證陽脈,交互錯綜不易分明矣。傷寒論太陽、厥陰二篇,於脈症相應與否之間甚詳盡焉。古稱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者此也。然人症俱實,可用攻擊療法;人症俱 虛,宜用強壯療法;人虛症實除病宜先,症虛人實不治自愈。于施治進退之際,若非參以脈診,何足以定治療。張景嶽曰:“治病之法無逾脈息。”知言哉!
三曰決預後:脈證以決預後最為明確。如中風、驚風等腦疾患,無論為角弓反張,為四肢癱瘓,為不語如屍,為腹滿遺尿,為便尿阻滯等症,脈以緩、弱、遲者為 順。蓋病發時,延髓之迷走神經興奮而阻止各部分之動作,應之於脈,遂現緩、弱、遲象也。若迷走神經麻痹,不能制止脈神經之興奮,則脈必現實、大、數象。夫 腦病至於延髓麻痹,則腦病之深可知。故腦疾患之脈緩、弱、遲者吉,急、大、強者逆。急性慢性之熱病,體溫放散不已,最宜注意心臟之健全。故宜洪大而數。心 髒未衰之象也。故脈訣曰:“傷寒熱病喜脈浮洪;沉微澀小症反必凶。”“火熱之症洪數為宜,微弱無神根本脫離。”“骨蒸發熱脈數而虛,熱而澀小必殞其軀。” 皆以心臟盛衰而決生死也。(上引見《醫宗金鑒》)凡體內病毒充盛,急待排出者,脈似洪實為吉,如跌僕血瘀,淋瀝便毒,癃閉尿毒,黃疸濕毒,腫脹水毒,內癰 外癰未潰時之膿毒,以及積聚塊毒,三消病毒,血瘀內凝等症,皆待排出其毒素者,脈如洪實則預後必良,以體力強壯能抵抗任攻擊。若脈微細短澀則預後不良,病 毒方張而人已虛故也。又凡體液損耗過多(亦即病的產物過多),則正氣自虛,病勢宜殺,宜現沉小緩弱之脈,因病理機轉(亦即生理機轉),由亢進而趨平常也。 如大汗、大吐、大下(或久膿、新產亡血,其脈皆以沉小緩弱為吉,若脈現實大而強,此為病勢尚在進行之征。夫在體液消耗過多之後,而病尤不絕進行,其生命尚 能保持乎?故為逆也。又如“反胃嘔吐,脈宜滑大”“上氣喘咳,脈宜浮滑”,固脈滑為消化機能旺盛之征(古人以脈滑為胃氣),而二病又為慢性經過,惟消化良 好,斯能保持體力,有自然治癒之望故也。
四曰識病所:結脈代脈為心臟病之征,可無論已。而藉脈得以測知病之所在者,如脈浮為病在皮膚向外之征,脈沉脈實為病在臟腑向裏之征,又如寸部候上,自胸心 肺咽喉頭目之有疾也;關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腎膝脛足之有疾也。大小腸膀胱皆在下者也,亦依尺部。《內經》所謂“上以候 上,下以候下”,可實驗而識之也。又人體右部體內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應之於右脈;左部體內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應之于左脈;此亦曆驗不爽者也。脈識病 所,不過如是,而臟腑當六部非其倫也。

鄭欽安醫理真傳-脈法
脈約言

切脈一事,前賢無非借寸口動脈,以決人身氣血之盛衰耳。盛者氣之盈,脈動有力,如洪、大、長、實、浮、緊、數之類,皆為太過、為有餘、為火旺,火 旺則陰必虧,用藥即 當平其有餘之氣,以協于和平。衰者氣之縮,如遲、微、沉、細、濡、弱、短、小之類,皆為不及、為不足、為火虛,火虛則水必盛,用藥即當 助其不足之氣,以協于和平。只此兩法,為切脈用藥至簡至便至當不易之總口訣也。後人未解得人活一口氣之至理,未明得千萬病形,都是這一個氣字之盛衰為之, 一味在後天五行生克上講究,二十八脈上揣摹,究竟源頭這一點氣機盈、縮的宗旨,漸為諸脈所掩矣。
三指說

前人於寸口之動脈,以三指按之,分出上、中、下,是將一氣分為三氣,三氣即天、地、水,分而為三,合而為一。又於三部,而分出浮、中、沉,合三三如九之數,亦有至理,法亦可從,不得為錯。

其意欲借此以窮人身在上、在中、在下之臟腑、經絡,以決人之疾病,可按法而治之,實屬大費苦心。但理愈多,而旨愈晦,且紛紛聚訟。

有雲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有雲左心、膻中、肝、膽、腎,右肺,胸中、脾、胃、命;有謂小腸當候于左尺,大腸當候於右 尺;有雲左尺候腎之元陰,右尺候腎之元陽;互相矛盾,教後人果何遵從,餘更不能無疑也。疑者何?疑分配之未當也。後天以子午立極,左寸候心火,左關候肝 木,左尺候腎水,是子午對針,不為錯,肝布于左,居左關,合法,肺布於右,何不居右關,而居右寸,是子午對針,而卯酉不對針也。又可疑者,左尺候腎之元 陰,右尺候腎之元陽,查人身二氣合一,充塞上下四旁,陰、陽打成一片,何嘗定要分左、右之陰、陽乎?既分左為陽,元陽應在左尺候之,右為陰,元陰應在右尺 候之,何左右候之不相符也?總而言之,陰陽氣機出入之道不明也,千古混淆,不得不急正之。
拙見解

夫人身立命,本乾元一氣,落于坤宮,二氣合一,化生六子,分佈上、中、下,雖有定位,卻是死機,全憑這一團真氣運行,周流不已。天開於子,人身這 一團真氣,即從子時發動,自下而中而上,上極複返於下,由上而中而下,迴圈出入,人之性命賴焉。切脈一事,無非定這一點氣盛衰耳。查後賢分配臟腑脈圖,與 一元真氣、出入之機不符,餘意當以仲景六經次序排之,方與一元真氣出入之機相符。

然仲景雖未論脈,而六經流行之氣機,即脈也。今人不識一元之義,以兩手寸口動脈,將陰陽分作兩道看,不知左右固有陰陽之分,其實二氣渾為一氣,何 嘗分為二道也?不過真氣運行,先從左而後及於右,從右而複及于左。左手屬三陽,三陽用事,陽在外,而陰在內,當以立極之¤|卦形之。右手屬三陰,三陰用 事,以陰在上而陽在下,當以立極之¤¥卦喻之。脈體左手當以浮分取三陽,沉分取三陰,右手當以浮分取三陰,沉分取三陽,庶與氣機出陰入陽,出陽入陰之理相 合,亦不致將一元分作二道看也。是否有當,高明斧正之。附氣機迴圈圖於下。

再解古脈說

古來聖聖相傳,原不專在切脈一事,其要在望而知之,聞而知之,稱為聖、神,為上一等說法也。問而知之,切而知之,稱為工、巧,為下一等說法也。然 考分配脈圖,卻不與六經氣機相合。若與六經氣機相合,則醫家治傷寒方 有實據,餘甚不解何以不如斯也。再三追索,以為心肺居膈膜上,法天,故配之於寸,以為 上者上也,胸喉中事也;脾胃居膈膜下,至臍,法地,故配之於中,中也者,上下之樞機也;肝腎居臍下,法水,故配之於下,以為下者下也,少腹、腰、股、膝、 脛、足中事也。此是就後天生成之定位言之,理實的確可從,即以仲景六經排之,差錯不遠。余按後天生成定位,乃是死機,全憑這二五合一,這一團真氣,呼吸運 用,方是真機。五行充塞二氣之中,二氣即在五行之內。二氣盛,則五行之氣即盛;二氣衰,則五行之氣即衰;二氣亡,則五行之氣即亡。溯治病之要,望色以有神 無神,定氣之盛衰;聞聲以微厲,判氣之盈縮;問病以飲熱飲冷,知氣之偏盛;切脈以有力無力,知氣之虛實。以此推求,萬病都是一個氣字,以盛、衰兩字判之便 了,即以一氣分為三氣,以定上、中、下之盛衰,亦可。

諸脈紛紛摹揣,試問天下醫生,幾人將二十八脈明晰?以余拙見,有力無力盡之矣。不必多求。論分配臟腑,《內經》不差;論氣機出入,一定法則,仲景六經為最。從《內經》也可,從仲景也可,餘不敢以己見臆說為即是,姑存之,以與來者共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