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醫典資料

“盛則傳,虛則受”,則是五臟疾病傳變的基本規律。
•喜為心志,怒為肝志,思為脾志,悲為肺志,恐為腎志。
•心在液為汗,肺在液為涕,肝在液為淚,脾在液為涎,腎在液為唾。
•脾為髒,屬陰,喜燥而惡濕;胃為腑,屬陽,喜潤而惡燥。
•明代李時珍明確提出腦與精神活動的關係,稱“腦為元神之府”。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還具有濡養、化血、化氣、化神等功能。
•蹺脈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運動,可使下肢運動靈活矯捷。二是司眼瞼的開合。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
•“勞則氣耗”、“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臥傷氣”
•真虛假實 即“至虛有盛候”。真實假虛 即“大實有贏狀”。
•氣機失調(即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等),不包括“氣虛”
•中醫診斷學的三大原則是.整體審察、諸診合參、病證結合
•陽明潮熱(日晡潮熱):在日晡(下午3-5點)熱勢較高,屬於胃腸燥熱內結,
陰虛潮熱:在午後和夜間低熱。由於陰虛陽亢而生熱。
濕溫潮熱:發熱以午後明顯,特點是身熱不揚,為濕熱內盛。
身熱夜甚。溫病熱入營血。
•戰汗為正邪相爭,病變發展的轉捩點。
•陽明經頭痛―――前額連眉棱骨疼痛
少陽經頭痛―――兩側頭痛
太陽經頭痛―――後頭痛連項背
厥陰經頭痛―――巔頂痛
少陰經頭痛―――頭痛連齒
太陰經頭痛―――頭痛而重
•危重病人,本來不能食,突然能食,食不知飽,稱為“除中”,是胃氣敗絕所致(除即消除,中即中氣)。
•胖而能食為形盛有餘,表示脾胃健旺;胖而食少形盛氣虛,表示脾虛痰濕
•患兒發結如穗,枯黃無澤,可見於疳積病
•瞳仁屬腎,稱為“水輪”;
黑睛屬肝,稱為“風輪”;
兩眥血絡屬心,稱為“血輪”。
白睛屬肺,稱為“氣輪”;
眼瞼屬脾,稱為“肉輪。”
•“口形六態”:口張、口噤、口撮、口�、口振、口動
①口張:即口開,屬虛證。若口如魚口,張口氣直,但出不入,為肺腎之氣將絕
②口噤:即口閉,牙關緊閉,屬實證。因肝風內動,筋脈拘急所致。
③口撮:即上下口唇緊聚,為邪正交爭所致,見於新生兒臍風,破傷風病人
④口僻:即口角一側歪斜。多為風痰阻絡所致
⑤口振:即戰慄鼓頜,口唇搖振。多為陽衰寒盛或邪正劇爭所致。可見於傷寒欲作戰汗或瘧疾發作
⑥口動:口頻繁開合,不能自禁,是胃氣虛弱之象;若口角掣動不止,則為熱極生風或脾虛生風之象
•寒痰 色白清稀
熱痰 色黃質稠
風痰 清稀有泡沫
濕痰 色白量多
燥痰 量少而粘
•小兒指紋 色鮮紅為外感表證;色紫紅為熱證
•口中泛酸屬肝胃蘊熱,口中酸餿屬傷食,口苦屬熱證。
•咳聲不揚,咯痰黃稠不易出者,屬肺熱咳嗽;
咳聲清脆,痰少而粘,難於咯出者,屬燥熱咳嗽
咳聲重濁,痰液稀白者,屬風寒咳嗽;
咳聲緊悶,痰白滑量多,易咯出者,屬濕痰咳嗽;
咳聲低微,咳出白沫者,屬肺虛咳嗽
•手少陰心經之別系舌本,“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
腎藏精,足少陰腎經夾舌本。
肝藏血,主筋,其經脈絡於舌本。
肺系上達咽喉,與舌根相連。
•譫語 為熱擾心神  
鄭聲為心氣大虛  
獨語為心氣虧虛或痰濁擾心   
錯語為心氣不足
譫語和鄭聲一定是在神志不清時發生的。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
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芫遂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解表藥可用於水腫、咳喘、麻疹、風疹、風濕痹痛、瘡瘍初起等兼有表證者。
•紫蘇 解魚蟹毒
•生薑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和魚蟹之毒
•熊膽內服,0.25~0.5g。
•甘遂0.5—1g、
•大戟1.5—3g、
•芫花煎服,1.5—3g。入丸散劑,每次0.6g、
•牽牛子煎服,3~9g。入丸、散劑,每次1.5~3g。本品炒用藥性減緩。、
•巴豆0.1—0.3g大多製成巴豆霜用,要藥
•麥芽:回乳消脹
•使君子蛔蟲病,蟯蟲病;小兒疳積;苦楝皮蛔蟲病,鉤蟲病,蟯蟲病;疥癬,濕瘡。;檳榔殺絛蟲、蛔蟲、截瘧
•小薊善治尿血、血淋;地榆宜下焦血熱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側柏葉肺熱咳嗽;白茅根胃熱嘔噦;茜草血熱夾瘀
•川芎“血中氣藥”;治頭痛的要藥;延胡索“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朱砂忌火煆,火煆則析出水銀,有劇毒
•復發:恢復期,已穩定退熱一段時間,潛伏於組織內的病原體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發的症狀再度出現。
再燃:恢復期,體溫未穩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升高。
再感染:完全痊癒後,經過一定時間,被同一病原體感染。
重複感染:發病過程中,被同一病原體再度侵襲而受染。
•IgG是唯一可以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
•最早提出制方理論的醫書是《黃帝內經》
•我國最早由zhengfu組織編撰的成藥典是《和劑局方》
•大棗在十棗湯中是佐藥
•六味地黃丸中 熟地黃與澤瀉 針對少陰腎的補瀉;山萸肉與丹皮針對厥陰肝的補瀉;茯苓與山藥針對太陰脾的補瀉
•含有罌粟殼的方劑是 真人養髒湯
•當歸用量獨重的方劑是 生化湯
•當歸補血湯 中黃芪與當歸的配伍劑量比為5:1
•補陽還五湯中黃芪用量約10倍於其他藥物
•麥門冬湯中麥冬與半夏的配伍比例為7:1
•逍遙散中體現治肝"體用兼顧"的藥對是柴胡與白芍
•烏梅丸中體現"安蛔"法的配伍特徵為
"酸苦辛"並用
•藥味配伍中的"酸甘合化"的主要功用是滋助陰液;"辛甘合化"的功用是扶助陽氣
•使用十棗湯時應煎大棗取湯,餘藥味另研散,送服
•鎮肝熄風湯組成藥味中全部藥味均用生品
•半夏瀉心湯是 以" 辛開苦降、寒熱並用"為配伍特徵的方劑
•百合固金湯制方原理主要涉及金水相生
•配伍中含有"寓升于降"原理的方劑是黃龍湯; "寓降于升"原理的方劑是川芎茶調散; "寓斂于散"原理的方劑是桂枝湯; "寓瀉于補"原理的方劑是六味地黃丸
•攻補兼施方是黃龍湯 ;表裏同治方是小青龍湯;氣血並調方是血府逐瘀湯;寒熱並用方是半夏瀉心湯;陰陽雙補方是地黃飲子
•雷頭風的治療首選清震湯病機為濕熱夾痰上沖
•太陽經頭痛:羌活
蔓荊子
川芎
厥陰經頭痛:吳茱萸 槁本
陽明經頭痛:葛根 白芷
知母
•唐代《顱囟經》是相傳至今的最早兒科專著。
•扁鵲:是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兒科醫生
•北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將小兒生理病理特點概括為“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提出“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的辨證學綱領
•萬全有《育嬰家秘》、《幼科發揮》,宣導“育嬰四法”,即“預養以培其元,胎養以保其真,蓐養以防其變,鞠養以慎其疾”,形成了中醫兒童保健學的系統觀點。
•小兒體重公式:
出生時:約3kg
<6個月  體重(kg)=3+0.7×月齡
7~12個月 體重(kg)=7+0.5×(月齡-6)
1歲以上  體重(kg)=8+2×年齡
•身高:
新生:約50cm。
1歲:約75cm,(前3月約增長12cm)。
2歲:約85cm。
2~12歲:身高(cm)=70+7×年齡。
•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2~2.5歲出齊;順序是先下後上,自前向後依次萌出,唯尖牙例外。>2歲乳牙數=月齡-4(或6);6歲+-萌出第1顆恒牙,7~8歲始,乳牙代之以恒牙
•小兒收縮壓(mmHg)=80+2×年齡;  舒張壓=收縮壓×2/3
•運動發育:
新生:反射性和不自主活動;
1月:伸欠;
2月:抬頭;
4月:手撐起上半身;
6月:能坐;
8月:會爬;
10月:可扶走;
12月:能獨走;
18月:可跑步和倒退行走;
24月:可雙足並跳;
36月:會騎三輪車。
•語言發育:
新生:會哭叫;
2個月能發出和諧喉音,
3個月發出咿呀之聲;
4個月能發出笑聲;
7~8個月會發複音,如“媽媽”、“爸爸”等;
1歲時能說出簡單的生活用語,如吃、走、拿等;
1歲半時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
2歲後能簡單地交談;
5歲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新生兒用藥為成人量的1/6,乳嬰兒用1/3,幼兒用1/2,學齡兒童2/3或接近成人用量。
•小兒感冒後易出現夾痰、夾滯、夾驚
•清代謝玉瓊《麻科活人書》:肺炎喘嗽病名
•邪熱閉肺是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機,熱、咳、痰、喘、煽,是肺炎喘嗽典型症狀。
•鵝口瘡是以口腔、舌上滿布白屑為主要臨床特徵
•口瘡風熱乘脾以口潰爛為主;心火上炎以舌潰爛為主
•厭食 :不涉他髒,食欲不振為主,精神尚好;
積滯:厭食+ 脘腹脹滿(未傷津)
疳證 :厭食+形體消瘦+精神改變(已傷津)
•疳之有積無積,須視腹之滿與不滿,腹大肢細是典型體征。若脘腹脹滿,噯氣納差為食積;大腹脹滿,叩之如鼓為氣積;腹脹有塊,推揉可散為蟲積;腹內痞塊,推之不減為血積
•急驚風四證(痰、熱、驚、風)、八候(搐、搦、顫、掣、反、引、竄、視)
•急性腎炎記到家;浮腫血尿高血壓;併發症三個別記差;高血壓腦病眼睛花;迴圈充血肝臟大;急性腎衰尿不下
•腎病綜合征以大量蛋白尿為主,伴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指陷性浮腫。
•急性腎炎則以血尿為主,非指陷性浮腫。
•五遲指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五軟是指頭項軟、口軟、手軟、腳軟、肌肉軟。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望色內容及臨床意義:
常色:正常為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分為主色(生來就有)、客色(隨季節、氣候變化)。
病色:為晦暗、暴露,分為善色(光明潤澤)、惡色(枯槁晦暗)。
五色主病 :
赤色:屬熱證。
白色:屬虛證、寒證、失血證。
黃色:屬脾虛、濕證。
青色:屬寒證、氣滯、血瘀、疼痛、驚風。
黑色:屬腎虛、寒證、水飲、血瘀、劇痛。
•臨床醫學的發展:
針灸學的發展:金元‧王唯,鑄銅人(675個輸穴)、針灸銅人《圖經》,對針灸學發展有重大影響。
婦科學的發展:北齊‧徐之才《十月養胎法》,及唐‧孫思邈的經、帶、胎、產。
兒科學的發展: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是小兒痘疹、臟腑辨證的綱領。
外科學的發展:南齊‧龔慶宣《劉涓子鬼遺方》。
對正骨、金鏃專著: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
外科病症及手術:明‧陳實功《外科正宗》。
法醫學的基礎:金‧宋慈《洗冤集錄》。
•十二經脈的走向與交接:
走向:
手三陰經 → 從胸部走向手指末端(從胸走手 → 胸內手)。
手三陽經 → 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部(從手走頭 → 手外頭)。
足三陽經 → 從頭面部走向足趾末端(從頭走足 → 頭外足)。
足三陰經 → 從足趾的末端走向胸部(從足走腹 → 足內腹)。
交接:
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 → 交接於手指末端。
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 → 交接於手頭面部。
足三陽經與足三陰經 → 交接於足趾末端。
足三陰經與手三陰經 → 交接於胸腹。
•反映經絡學說早期面貌,而又早于《黃帝內經》的古代醫書為《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
•《靈樞》:又被稱為《針經》,提出穴位有160個穴位。
•最早的針灸工具:砭石。
•《針灸甲乙經》:最早的第一部針灸專著,有349個穴位。
•《難經》:首先提出八會穴。
•《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第一部輸穴學,有348個穴位。
•灸法:古代稱為灸焫,起源於北方,又稱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
•拔罐:古代稱為角法。
•明代的針灸學重要著作:
楊繼洲的《針灸大成》(經穴有359個穴位)。
陳會的《神應經》。
徐鳳的《針灸大全》(評述針灸手法)。
高武的《針灸聚英》。
汪機的《針灸問對》。
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首繪彩色明堂三人圖,提出阿是穴,手指同身寸取穴法,預防醫學。
•醫事制度始于唐代,設太醫署;元代滑伯仁的《十四經發揮》首創十四經。
•宋代王惟一:《銅人輸穴針灸圖經》,第一個鑄造銅人。
•清代李學川:《針灸逢源》,以辨證取穴,針藥並重,提出361穴。
•《山海經》記載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箴。
•一源三歧:八脈中的任督沖脈皆起於胞中,任脈位於身前正中線,督脈位於身後正中線,沖脈與足少陰腎經相並,挾臍兩旁而上行(陰脈之海為任脈,陽脈之海為督脈,十二經之海或血海為沖脈)。
•十五絡脈的分佈:任脈的別絡從鳩尾分出後散於腹部;督脈的別絡從長強分出後散於頭部,左右別走足太陽經;脾之大絡從大包分出後散於胸脅。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
•離、入、出、合: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以上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繫(入),在淺出於體表上行於頭部(出),在頭部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的經脈,陰經的經別合於其表裏的陽經經脈(合)。
•六合:十二經別中,陰陽兩經別相合組成。
•經絡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
標本:主要指經脈輸穴分佈的上下對應關係。
根結:是指經氣的所起、所歸,強調經氣兩極間的聯繫。
氣街: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髓海(腦),血海(沖脈),氣海(膻中),水穀之海(胃)的總稱
•在特定穴中,治療表裏經疾病選用絡穴,急性病選用郤穴,五臟病選用井穴,六腑病選用下合穴。
•五輸穴:十二經脈分佈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穴;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臨床常用的針刺基本補瀉手法是撚轉和提插補瀉;疾徐、迎隨、呼吸、開闔等是其他補瀉手法
•複式補瀉手法:
1 燒山火(熱補):三進一退,重插輕提,拇指向前,食指向後,徐進疾出,順經而刺,呼進吸出,出針時按閉針孔。
2 透天涼(涼瀉):一進三退,重提輕插,食指向前,拇指向後,疾進徐出,逆經而刺,呼出吸進,出針時不按閉針孔或搖大其孔。
•經脈循行的特點:
(1)胃經:十四經中分支最多,有4條分支(面部支脈、胃下口部支脈、脛部支脈、足跗部支脈),胸部通過乳部距任脈4寸,至腹部距任脈2寸(上至缺盆,下至氣街),共45穴。
(2)肝經:與督脈會於頭頂,至內踝上8吋處交于足太陰脾經之後,有2條分支(目系支脈、肝部支脈),共14穴。
(3)膽經:是經脈中以頭部最為複雜,有3條分支(耳部支脈、外眥部支脈、足背部支脈),共44穴。
(4)膀胱經:是經脈中最長且腧穴最多的,有3條分支(巔頂部支脈、腰部支脈、後頂部支脈),共67穴。
(5)腎經:出入臟腑最多的經脈,共27穴,首穴湧泉(絕大多數的井穴在手足,唯腎經井穴在足心)。
•髒病取原穴,腑病取合穴,臟腑病俞募相配,表裏病取絡穴,急病取郤穴或井穴。
•陰經:陰井木,陽井金(井穴為肝病,滎穴為心病,輸穴為脾病,經穴為肺病,合穴為腎病)。
•十四經脈首末穴 …
任脈:首穴會陰,末穴承漿。
督脈:首穴長強,末穴齦交。
手太陰肺經: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手陽明大腸經:首穴商陽,末穴迎香。
足太陰脾經:首穴隱白,末穴大包。
足陽明胃經:首穴承泣,末穴厲兌。
手少陰心經:首穴極泉,末穴少沖。
手太陽小腸經:首穴少澤,末穴聽宮。
足少陰腎經:首穴湧泉,末穴俞府。
足太陽膀胱經:首穴睛明,末穴至陰。
手厥陰心包經:首穴天池,末穴中沖。
手少陽三焦經:首穴關沖,末穴絲竹空。
足厥陰肝經:首穴大敦,末穴期門。
足少陽膽經: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竅陰
•既是原穴又是八會穴:太淵,既是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內關
•我國現存第一部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實用百科全書,記載了用蔥管導尿治療尿瀦留;
•宋代王懷隱的《太平聖惠方》確立和完善了“五善七惡”學說,記載了用砒劑治療痔核。
•陳司成的《黴瘡秘錄》是我國第一部梅毒病專著。
•近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以膏藥療法為主的外治專著。
•辨膿操作方法有:按觸法、透光法、點壓法、穿刺法
•螻蛄癤宜作十字形剪開;蛇眼疔修除嵌甲;蛇頭疔成膿側切;蛇肚疔側切,切口不可過上下關節;託盤疔、足底疔應按手足掌橫紋切開,紅絲疔用砭鐮法,寸寸點斷紅絲,鎖喉癰則循經切排
•《中醫內科學》課程考試常考知識點
•第一篇肺系病證
•感冒的基本病機:六淫入侵,衛表不和,肺氣失宣
•咳嗽病位:主髒在肺,與肝脾有關,久則及腎
•哮證和喘證的鑒別要點:喉中哮鳴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關係到脾腎肝心,病機:痰阻氣道,肺失宣降;病理因素:以痰為主(伏痰);治療原則: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朱丹溪)即發時治標,平時治本
•喘證病位:在肺和腎涉及肝脾;辨證要點:首辨虛實,實喘在肺,虛喘責之肺腎
•肺癰的基本病機:邪熱蘊肺,熱雍血瘀成癰,血敗肉腐為膿
•肺癆的臨床特徵:咳嗽、咯血、潮熱盜汗、身體消瘦;病理性質:陰虛並可致氣陰兩虛甚則陰損及陽;治療原則:補虛培元、抗癆殺蟲
•《十藥神書》我國現存第一部治療肺癆的專著
•肺脹病位:首先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後期及於心;病理因素:痰濁水飲血瘀
•第二篇心系病證
•心悸的病位:在心與肝脾肺腎密切相關;病機:虛為氣血陰陽虧耗、心失所養,實為痰飲氣火擾亂心氣、心主不安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腎三髒,基本病機:心脈痹阻(陽微陰弦);病理性質:本虛標實
•不寐的基本病機:陽盛陰衰,陰陽失交;治療原則:補虛瀉實,調整陰陽,安神定志
•癡呆的基本病機:髓海不足,神機失用;病理性質:本虛標實
•第三篇脾胃系病證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機: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治療原則:理氣和胃止痛
•嘔吐病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治療原則:和胃降逆止嘔
•口壹膈的病理性質:本虛標實
•呃逆的基本病機:胃失和降,膈間氣機不利,胃氣上逆動膈;治療原則:理氣和胃,降逆止呃
•泄瀉病位:在腸(脾失健運是關鍵),與肝腎密切相關,其病理因素離不開濕,治療原則:健脾化濕
•痢疾的臨床特徵:腹痛腹瀉,裏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粘凍;基本病機:邪蘊腸腑,氣血雍滯,傳導失司,脂絡受傷而成痢,劉和間提出:調氣則後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
•第四篇肝膽系病證
•脅痛的基本病機:肝氣鬱滯,絡脈失和;病理性質:有虛有實,實多虛少,治療原則:疏肝和絡止痛
•黃疸的病位:脾胃肝膽,基本病機:濕邪困遏,脾胃運化失健,肝膽疏泄失常,膽汁泛溢肌膚,病理性質:陽黃--濕熱;陰黃--寒濕,辨證以陰陽為綱。
•積聚的病位:肝脾,基本病機:氣機阻滯,瘀血內結,治療原則:初期消散、中期消補兼施、後期養正除積
•鼓脹的病位:在肝脾,久則及腎,基本病機:肝脾腎受損,氣滯血瘀水停腹中
•頭痛引經藥的應用:太陽頭痛--羌活、蔓荊子、川芎;
陽明頭痛--葛根、白芷、知母;
少陽頭痛--柴胡、黃芩、川芎;
厥陰頭痛--吳茱萸、槁本
•眩暈病理性質:虛實夾雜,以虛者居多
•《素問》病機十九條:“諸 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瘈,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 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痛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 於熱。”
•《丹溪心法》強調“無痰則不作眩”《景嶽全書》強調“無虛不能作眩”
•中風唐宋以前以“外風”學說為主;唐宋以後,特別是金元時期,突出以“內風”立論
•癭病的病位:在肝脾,與心有關;基本病機:氣滯痰凝血瘀雍結頸前
•癭病的病理演變:初期氣鬱痰阻為主;日久引起血瘀,並可出現化火傷陰等病機轉化,由實證轉化為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治療原則:理氣化痰消癭散結
•第五篇腎系病證
•水腫病位:在肺脾腎,關鍵在腎,基本病機: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闔,三焦氣化不利
•水腫辨證首辨陰陽,治療原則:發汗、利小便、瀉下逐水(治水三法)
•《內經》分為“風水”“石水”“湧水”
•淋證的基本病機:濕熱蘊結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治療原則:實則清利虛則補益
•淋證治法,古有忌汗忌補之說
•癃閉基本病機:膀胱氣化功能失調
•《素問•痿論》指出痿證的主要病機是“肺熱葉焦”,將痿證分為皮、脈、筋、骨、肉五痿。在治療上,提出“治痿獨取陽明”的基本原則
•遺精的治療原則:實則清泄虛則補澀
•第六篇氣血津液病證
•《丹溪心法》提出“六鬱”之說(越鞠丸)
•血證的治療原則:治火治氣治血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提出治吐血“三要法”(行血補肝降氣)
•《景嶽全書》將引起出血的病機概括為“火盛”和“氣虛”兩個方面
•《血證論》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的治血四法
•痰飲的病位:在三焦、肺、脾、腎,其中脾運失司首當其衝
•痰飲的基本病機: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蒸化,陽虛水液不運,水飲停積為患治療原則:溫陽化飲(“用溫藥和之”)
•消渴的病位: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基本病機:陰虛燥熱
•消渴的本證(三多一少)與併發症(肺癆、白內障、雀目、耳聾、瘡癤癰疽、中風偏癱、水腫)治療原則:清熱潤燥養陰生津
•自汗盜汗的辨證要點:辨陰陽虛實,虛證:自汗氣虛不固;盜汗陰虛內熱,實證:肝火、濕熱等邪熱鬱蒸
•厥證的病位基本病機:氣機逆亂、升降乖戾,陰陽不相順接
•虛勞辨證要點以氣血陰陽為綱,五臟虛候為目
•肥胖的基本病機:陽氣虛衰、痰濕偏盛,治療原則:補虛泄實
•第七篇肢體經絡病證
•痹證的基本病機:風寒濕熱痰瘀等邪氣滯留肌體、筋脈、關節、肌肉,經脈痹阻
•《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
•痹證的治療原則:初痹祛邪通絡(祛風、散寒、勝濕、清熱、祛痰、化瘀);久痹補肝腎、益氣血
•相同功效藥物的區別
透疹——荊芥、薄荷、牛蒡子、蟬蛻、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藥物是荊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鬱的藥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腫的藥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藥物是蟬蛻
•既能透疹又能升舉陽氣的藥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藥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涼血解毒的藥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藥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通竅——白芷、細辛、辛夷、蒼耳子
•既能通鼻竅又能消腫排膿的藥物是白芷
•既能通鼻竅又能溫肺化飲的藥物是細辛
•既能通鼻竅又能解表的藥物是白芷、細辛、辛夷、蒼耳子
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膽、桑葉、菊花、秦皮、決明子、車前子、石決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風熱的藥物是桑葉、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潤燥的藥物是桑葉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熱解毒的藥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膽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熱燥濕止痢止帶的藥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藥物是羚羊角、熊膽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陽、息風止痙的藥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潤腸通便的藥物是決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藥物是車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潛陽的藥物是石決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潛陽、鎮驚安神的藥物是珍珠母
清虛熱——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黃連、鱉甲、銀柴胡
•專清虛熱的藥物是銀柴胡
•既能清虛熱又能滋陰潤燥的藥物是知母
•既能清虛熱又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藥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虛熱又能解暑截瘧的藥物是青蒿
•既能清虛熱又能清肺降火、涼血止血的藥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虛熱又能除疳熱、清濕熱的藥物是胡黃連
•既能清虛熱又能祛風濕、清濕熱的藥物是秦艽
•既能清虛熱又能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藥物是鱉甲
下乳——關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藥物是關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腫排膿的藥物是穿山甲
截瘧——青蒿、生何首烏、檳榔、常山
•既能截瘧又能清熱解暑的藥物是青蒿
•既能截瘧又能潤腸通便、解毒的藥物是生何首烏
•既能截瘧又能吐痰涎的藥物是常山
•既能截瘧又能驅蟲消積、行氣利水的藥物是檳榔
安胎——紫蘇、黃芩、砂仁、桑寄生、杜仲、續斷、菟絲子、白術、苧麻根、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氣寬中的藥物是紫蘇
•既能安胎又能清熱燥濕的藥物是黃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濕行氣的藥物是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強筋骨的藥物是桑寄生、杜仲、續斷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的藥物是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涼血止血、解毒的藥物是黃芩、苧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溫經止血的藥物是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補氣、健脾、止汗的藥物是白術
•既能安胎又能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的藥物是菟絲子
開竅——郁金、皂莢、麝香、冰片、蟾蜍、蘇合香、石菖蒲、牛黃、遠志
•既能開竅又能活血通經的藥物是麝香
•既能開竅又能外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是冰片
•既能開竅又能寧神化濕和胃的藥物是石菖蒲
•既能開竅又能解毒止痛的藥物是蟾蜍
•既能開竅又能熄風止痙、清熱解毒的藥物是牛黃
•既能開竅又能寧心安神、祛痰、消散癰腫的藥物是遠志
殺蟲——苦參、貫眾、蘆薈、牽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檳榔、百部(皂莢、雷公藤、仙鶴草、使君子、南瓜子、鶴草芽、雷丸)
•既能殺蟲又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物是貫眾
•既能殺蟲又能瀉下清肝的藥物是蘆薈
•既能殺蟲又能逐水去積的藥物是牽牛子
•既能殺蟲又能溫中止痛的藥物是花椒
•既能殺蟲又能療癬的藥物是川楝子、苦楝皮
•既能殺蟲又能行氣止痛的藥物是川楝子
•既能殺蟲又能消積行氣的藥物是檳榔
•既能殺蟲又能潤肺止咳的藥物是百部
潤腸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當歸、瓜蔞(仁)、決明子、(苦)杏仁、蘇子、肉豆蔻、生首烏、硫黃、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利水消腫的藥物是郁李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藥物是決明子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藥物是當歸、桃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的藥物是瓜蔞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藥物是杏仁、蘇子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腎陽、益精血的藥物是肉蓯蓉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血調經的藥物是當歸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解毒截瘧的藥物是生首烏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陽的藥物是肉蓯蓉、硫黃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血的藥物是當歸、桃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養心安神的藥物是柏子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養陰的藥物是麥冬
•夏月之麻黃: 香薷
清瀉肺胃二經氣分實熱的要藥: 石膏、知母
夏枯草可用於甲狀腺瘤
治療瀉痢嘔吐要藥:黃連
瘡家聖藥:連翹
無汗骨蒸:牡丹皮
有汗骨蒸:地骨皮
•中醫內科病證源流:
大部分病名都首先出自《內經》,本愛民整理出一些不是內經的疾病,供愛友參考
感冒:仁齋直指方
肺癰、胸痹心悸、盜汗、痰飲、虛勞:金匱要略
癡呆、黃疸(膽黃):景嶽全書
鬱證、血證:醫學正傳
內傷發熱:症因脈治
痢疾:濟生方
•常見相兼脈的主病:
•浮緊脈: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證,或風寒痹病疼痛。
•浮緩脈:主風邪傷衛,營衛不和的太陽中風證。
•浮數脈:主風熱襲表的表熱證。
•沉遲脈:主裏寒證。
•沉弦脈:主肝鬱氣滯,或水飲內停。
•沉澀脈:主血瘀,尤常見於陽虛而寒凝血瘀者。
•沉細數脈:主陰虛內熱或血虛。
•弦緊脈:主寒主痛,常見於寒滯肝脈,或肝鬱氣滯,兩脅作痛等病證。
•弦數脈:主肝鬱化火或肝膽濕熱、肝膽上亢。
•弦滑數脈:多見於肝火挾痰,肝膽濕熱或肝陽上擾,痰火內蘊等證。
•弦細脈:主肝腎陰虛或血虛肝鬱,或肝鬱脾虛等證。
•滑數脈:主痰熱、濕熱或食積內熱。
•洪數脈:主氣分熱盛,多見於外感熱病。
再發一個西診的:
•傷寒可見面容為:無欲貌
•核黃素缺乏可見:地圖舌
•頸靜脈搏動見於:二尖瓣關閉不全
•可引起頸靜脈怒張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縮窄性心包炎,上腔靜脈梗阻;心包積液。
•肺實變最早出現的體征:支氣管語音
•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適合聽診:舒張期雜音
•胸骨左緣第1、2肋間及其附近區聽到連續性雜音見於:支脈導管未閉。
•心臟的絕對濁音界是:右心室
•第二心音產生的機理主要是:兩個半月瓣關閉時的震動。
•可使二尖瓣狹窄的雜音更為清晰體位:左側臥位
•中樞性癱瘓可出現:病理反射消失
•主動脈瓣狹窄時雜音形成的機理:血流加速
•肺動脈高壓:第二心音分裂多見
•左心功能不全:舒張期奔馬律多見
•洋地黃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頻發或多源性室早
•洋地黃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纖顫快速心室率
•二、三尖瓣關閉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主、肺動脈瓣關閉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現:點頭運動 
•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可出現:二尖瓣開放拍擊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誘發因素中, 最為常見的是感染;
•高血壓引起左室壓力負荷過重;
•肺動脈高壓右室壓力負荷過重;
•貧血和甲亢對心臟產生的影響使左、右室容量負荷加重;
•判定心力衰竭代償期的主要指標是心排血量增加甚至接近正常;
•左心衰竭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勞力性呼吸困難;
•左心衰竭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由於肺淤血、肺水腫所致;
•左心衰竭時肺部囉音的特點是濕囉音常見於兩肺底,並隨體位變化而改變;
•右心衰竭時較早出現的臨床表現是頸靜脈充盈和怒張;
•重度二尖瓣狹窄竇性心律急性左心衰竭禁用洋地黃類藥物;
•血管擴張劑治療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降低心臟前、後負荷;
•長時間較大劑量靜脈滴注硝普鈉可產生的副作用主要是氰化物中毒;
•診斷急性肺水腫最具有特徵意義的依據是嚴重呼吸困難伴咯粉紅色泡沫樣痰;
•左心衰竭與支氣管哮喘的主要鑒別點為坐起時能夠緩解呼吸困難;
•心力衰竭時減輕減輕心臟負荷的治療措施有:根據病情適當安排生活,勞動和休息;控制鈉鹽攝入;合理應用利尿劑;合理應用血管擴張劑;
•老年人伴有心力衰竭的治療洋地黃類藥物的劑量應減少;
•急性左心衰竭,高度呼吸困難,煩躁不安時立即給予嗎啡皮下注射;
•治療洋地黃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動過速,宜首選利多卡因;
•治療洋地黃中毒所致的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最有效的是苯妥英鈉和鉀鹽;
•心力衰竭併發心房撲動時首選快速洋地黃製劑;
•診斷右心衰竭時,最可靠的體征是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
•治療洋地黃中毒伴緩慢性心律失常時宜選用 阿托品
•痰液
•紅色或紅棕色――肺結核,支氯管擴張,肺癌
•粉紅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腫
•鐵銹色痰――肺炎鏈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膿腫
•黃色膿性痰――呼吸系統有化膿性感染
•稽留熱:體溫持續於39-40以上,24小時波動範圍<1見於肺炎鏈球菌性肺炎,傷寒,斑疹傷寒
•弛張熱:體溫在39以上,24小時溫差>2度,見於敗血症,風濕熱,重症肺結核,化膿性炎症
•間歇熱:高熱期與無熱期交替出現。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
•回歸熱:體溫驟然升至39以上,後又驟然下降至正常,見於回歸熱,霍奇金病,週期熱
•波狀熱:體溫逐漸升高達39,後逐漸下降至正常,見於布魯菌病
•不規則熱:見於結核病,風濕熱,支氣管肺炎,滲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
•心臟:
•周圍血管征――頭部隨脈搏呈節律性點頭運動、頸動脈搏動明顯、毛細血管搏動征、水沖脈、槍擊音與杜氏雙重雜音。――常見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發熱、貧血及甲亢等
•二尖瓣狹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動向左移,心尖部觸及舒張期震顫;心濁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後向右擴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進,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可伴開瓣音,P2亢進;
•二尖瓣關閉不全:
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常呈抬舉性;心尖部S1減弱,心尖部有3/6級或以上較粗糙的吹風樣全收縮期雜音,範圍廣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傳導。
•主動脈瓣狹窄:
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呈抬舉性,主動脈瓣區收縮期震顫;心尖部S1減弱,A2減弱或消失,可聽到高調、粗糙的遞增-遞減型收縮期雜音,向頸部傳導。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顏面較蒼白,頸動脈搏動明顯,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且範圍較廣,呈抬舉性,可見點頭運動及毛細血管搏動征;有水沖脈;心腰明顯呈靴形;心尖部S1減弱,A2減弱或消失,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歎氣樣遞減型舒張期雜音,可向心尖部傳導。

病名
發病年齡
發病季節
主要病位

麻疹
6個月~5歲
冬春
肺脾

風疹
5歲以下
冬春


猩紅熱
2~8歲
冬春
肺胃

水痘
1~4歲
冬春
肺脾

流行性乙腦
2~6歲
7~9月盛夏

流行性腮腺炎
3~12歲
冬春
侵犯膽經
•凍瘡Ⅰ度:紅斑性;Ⅱ度:水皰性;Ⅲ度:壞死
•破傷風發作時呈現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強直性痙攣和陣發性抽搐為主要特徵,潛伏期10~14日
•一隻手掌的面積占體表面積的1﹪
•成人頭、面、頸部為9﹪;雙上肢為2×9﹪;軀幹前後包括外陰部為3×9﹪;雙下肢包括臀部為5×9﹪+1﹪=46﹪;
•兒童燒傷面積頭頸面部:9+(12-年齡)=?﹪
雙下肢: 46-(12-年齡)=?﹪
•燒傷深度Ⅰ度(紅斑)
Ⅱ度(水皰);淺Ⅱ:基底部呈均勻紅色
深Ⅱ:基底蒼白
Ⅲ度(焦痂)
•燒傷程度
輕度 <Ⅱ度and面積在10﹪(小兒在5﹪)。
中度 Ⅱ度and面積在11﹪~30﹪(小兒6﹪~15﹪);
<Ⅲ度面積在10﹪(小兒5﹪)。
重度 休克、嚴重呼吸道燒傷或合併其他嚴重創傷或化學中毒者
總面積在31﹪~50﹪;小兒總面積在15﹪~25﹪
Ⅲ度燒傷在11﹪~20﹪;小兒Ⅲ度在5﹪~10﹪。
特重 總面積在50﹪以上;小兒總面積25﹪以上
Ⅲ度燒傷20﹪以上,小兒Ⅲ度燒傷在10﹪以上。
•內痔好發於肛門齒線以上3、7、11點處;
贅皮外痔多發生於6、12點處;
血栓外痔好發於肛緣3、9點處;
肛裂好發於6、12點處。
•肛隱窩炎常併發肛乳頭炎、肛乳頭肥大。特點是肛門部不適和肛門潮濕有分泌物。肛周化膿性疾病的重要誘因
•鎖肛痔是肛管直腸的惡性腫瘤,其早期特點是便血、大便習慣改變
•熱瘡特點是:皮損為水 皰;蛇串瘡特點是:排列成帶狀的紅斑、水皰或丘皰疹;疣是皮膚淺表的良性贅生物;疥瘡特點是:隧道;濕瘡特點是:對稱分佈,多形損害;癮疹特點是:瘙癢性 風團,驟起驟退,退後不留痕跡。牛皮癬特點是搔抓後皮損肥厚,皮溝加深,皮脊隆起,極易形成苔蘚化;白疕特點是銀白色鱗屑
•砒 石:0.002-0.004雄黃:0.05-0.1巴豆:0.1-0.3甘遂:0.5-1鴉膽子:0.5-2川烏:1.5-3雷公藤:10-25(煎)雷 丸:6-15牛黃入丸散 0.2—0.5克麝香 入丸散 0.06—0.1克 不宜入煎劑朱砂 入丸散或研末沖服 0.3—1克 忌火煆羚羊角 磨汁或研粉服 0.3—0.6克,煎服 1—3克巴豆內服劑量0.1-0.3g;甘遂入丸散劑0.5-1g
血清
尿液
糞便
總膽紅素
非結合膽紅素
結合膽紅素
尿膽原
尿膽紅素
顏色
糞膽原
溶血性黃疸
↑↑
↑↑
輕度↑或正常
強+

加深
增加
阻塞性黃疸
↑↑
輕度↑或正常
↑↑


+
變淺或灰白色
↓或消失
肝細胞性黃疸 ↑↑




+或-
+
變淺或正常
↓或正常
•尿液檢查
•顏色和透明度
血尿――泌尿系炎症、結核、結石、腫瘤及出血性疾病
血紅蛋白尿(醬油色)――蠶豆病、陣皮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及惡性瘧疾
深黃色(膽紅素尿)――肝細胞性黃疸及阻塞性黃疸
乳糜尿(乳白色)――絲蟲病
膿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
•鹽類結晶尿
比重――取決於腎小管的濃縮稀釋功能
增高――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減低――尿崩症,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衰,腎小管間質病
固定(等張尿)-腎實質嚴重損害
•蛋白尿
腎臟疾病,繼發性腎損害(糖尿病腎病,狼瘡腎);腎外疾病(發熱、高血壓、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管型
透明管型――腎實質病
細胞管型
紅細胞管型――腎小球疾病
白細胞管型――腎實質有活動性感染(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
腎小管上皮細胞管型――腎小管有病變。
顆粒管型――慢性腎小球腎炎晚期,腎盂腎炎,腎小管損傷
脂肪管型――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中毒性腎病
蠟樣管型――慢性腎小球腎炎晚期,慢性腎衰,腎澱粉樣變
•絲狀疣:
發于頸周圍及眼瞼部位,呈細軟絲狀突起者,中年婦女較多見,皮損為單個細軟的絲狀突起,呈褐色,或淡紅色,可自行脫落,不久又可長出新的皮損,一般無自覺症狀。
•扁平疣:
為皮膚淺表的良性敖生物,多發于青年男女,故又稱青年扁平疣,可自身傳染。
•傳染性軟疣:
鼠疣,特點是皮損初起半球形丘疹,豌豆大,中央有臍凹,表面有蠟樣光澤,挑破頂端可擠壓出白色乳酪樣物質,多見於兒童,有傳染性,愈後不留疤痕,可自行消失。好發於軀幹和面部。針挑法:用消毒針頭挑破患處,擠盡白色乳酪樣物,再用碘酒或濃石碳酸溶液點患處。
•尋常疣:
狀如花蕊,表面蓬鬆,搔破後易出血。
推疣法:在疣的根部棉花棒與皮膚平行或呈30°向前推進,用力不宜猛。
•掌蹠疣:
發生於手掌,足底或指間,常在外傷部位。
•胃潰瘍四大併發症是梗阻、穿孔、出血、癌變。
•膏藥: 一切外科病各階段均可應用;
太乙膏:性涼,具有消腫、清火、解毒、生肌功能,適用于陽證癰瘍;
陽和解凝膏:性溫,具有溫經和陽,祛風散寒,調氣活血,化痰通絡功能,適用于陰證未潰者。
•油膏:腫瘍、潰瘍、皮膚病的糜爛結痂滲液不多者及肛門病等均可應用;
金黃油膏:適用于陽證腫瘍;
沖和油膏適用于半陰半陽證;
回陽玉龍膏適用于陰證;
生肌玉紅膏功能活血祛腐,解毒止痛,生肌收口,用於潰瘍或燒傷,腐肉未脫,新肉未生之時,或日久不能收口。
•箍圍藥:外瘍不論初起、成膿及潰後,腫勢散漫不聚、無集中之硬塊者,均可使用。
金黃散:性寒,具有清熱消腫、散瘀化痰功效,用於紅腫熱痛的一切陽證;
回陽玉龍膏:性溫,具有溫經活血,散寒化痰功效,用於不紅不腫,一切陰證;
沖和膏:性較平和,具有行氣疏風、活血定痛、散瘀消腫功效,用於半陰半陽證。
•注意點
①外瘍初起,腫塊局限,用消散膏藥;②陽證不用熱性藥,防助火毒;反之亦同,以免寒濕痰瘀凝滯;③藥敷後乾燥時,常以液體潮潤,防藥物剝落及幹板不舒。
•一,燒傷分三度:一紅二皰三焦(基底紅色為淺二,基底蒼白為深二)
•二,2,4,6,8,10,12,18,24(月)------抬,撐,坐,爬,扶,走,退跑,跳
•三,新生兒用藥:新嬰幼學,1/6,1/3,1/2,2/3
•心電圖速記
一.竇性心動過速:1.P波:AVR倒置,L1L2V4-V6直立
       
2.心率大於100次/分.
二.竇性心動過緩:1.同上1.
         2.心率小於100次/分
三.室性早搏:1.QRS提前,其前無P波
       2.期前的QRS畸形,寬大,多在120MS以上
       3.代償間期完全
四.房顫:1.P波消失,代以F波
     2.F波頻率350-600BPM,大小形態不同
     3.R-R間期絕對不等
五.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P波不易找到
             2.頻率大於150次
             3.R-R絕對規則
六.三度房室傳導阻滯:1.P波與R波無關
           2.房率大於室率
           3.阻滯部位越低心室率越慢,並趨增寬
七.急性心肌缺血:1.典型ST-T改變.缺血區導聯ST段壓低,非缺血區ST段相應抬高 
         2.T波可先高大,後轉為倒置,呈缺血T改變
八.急性心肌梗死:1.異常Q波,寬0.03-0.04S
         2.ST段弓背向上抬高
         3.T波急性期與抬高的ST段形成單向曲線,持續幾小時到幾周,逐步轉變成缺血型的T波倒置.
•“金實不鳴”:新病,多屬實證。常因外感風寒、風熱,或痰濁阻肺而致。
•“金破不鳴”:久病,多屬虛證。陰虛火旺,肺腎精傷。
•譫語
表現:神識不清,語無倫次,聲高有力。
病機:熱擾心神,實證。
•鄭聲
表現:神識不清,語言重複,時斷時續,語聲低弱模糊。
病機:心氣大傷,精神散亂。屬虛證。
•獨語
表現:自言自語,喃喃不休,見人語止,首尾不續。
病機:心氣不足,心神失養;氣鬱痰結,阻蔽心竅。
主病:癲證,鬱證。
•錯語
表現:語言錯亂,語後自知言錯。
病機:虛證——心氣不足,心神失養。
實證——痰濕、瘀血、氣滯。
•狂言
表現:精神錯亂,語無倫次,狂燥妄言。
病機:氣鬱化火,痰火擾心。屬陽證、實證。
主病:狂病、傷寒蓄血證。
•言謇
表現:神志清楚,吐字困難,吐字不清。
病機:風痰閉竅;風痰阻絡。
•風心病二尖瓣狹窄
可見梨形心
•風心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可見靴形心
•心包積液
可見燒瓶心
•中藥的性能
•四氣:寒、熱、溫、涼,是對藥物治療寒熱病症作用的概括。
•五味。
辛:發散、行氣、行血。
甘:補益、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和中。
酸:收斂固澀、生津止渴。
苦:泄、燥濕、堅陰。
鹹:軟堅散結和瀉下。
•歸經指藥物對臟腑、經絡或部位的選擇性作用,是藥物作用定位的概念。
•升降浮沉指辛、甘,溫熱藥物多升浮,酸、苦、鹹,寒涼藥物多沉降;藥物多酒炒則升,薑汁炒則散,少則收斂,鹽水炒則下行。
第二 中藥的應用
一、中藥的配伍“七情”配伍。
1.單行:指藥物的單獨應用。
2.相須:藥物的性能功效相似,可以增強原有療效的配伍。
3.相使:藥物的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以一藥為主,一藥為輔,以提高主藥療效的配伍。
4.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的配伍。
5.相殺: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配伍。
6.相惡: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的原有功效降低或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7.相反:兩藥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藥物
二、用藥禁忌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2.十九畏:硫磺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三、用藥劑量
四、用法
A 一般而言,解表藥、芳香藥應避免久煎,以免耗散藥物有效成分,降低療效;
B 礦物藥、貝殼類藥、滋補藥大多應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確保療效;
C 有的粉末狀藥物或細小植物種子宜包煎,使在煎藥時不致浮散或糊底(如蛤粉、車前子等);
D 貴重藥宜另煎(如人參等);
E 膠質藥宜烊化(如阿膠等);
F 液體藥(如生薑汁、竹瀝等)及某些不宜煎煮的藥物(如芒硝等)宜沖服。
2.服藥時間:一般中藥大多可在飯前或飯後1—2小時服。此外,A滋補藥宜飯前服,B驅蟲藥、瀉下藥宜空腹服,D健胃藥或對胃腸有刺激藥宜飯後服,E安眠藥宜睡前服。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動:握憂噦咳栗;五體:筋脈肉皮骨;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五脈:弦洪緩浮沈
五色主病
※面白:主虛證、寒證、脫血、奪氣。               
★面色淡白無華--血虛證或失血證。
★面色白光白虛浮--陽虛水泛。
★面色蒼白--陽氣暴脫或陰寒內盛。
※面黃:主脾虛、濕證。
★面色萎黃--脾胃氣虛。
★面黃虛浮--脾虛濕蘊。
★面目肌膚一身俱黃者,稱為黃疸。
※面赤:主熱證,亦可見于戴陽證。 
★滿面通紅--屬實熱證。
★午後兩顴潮紅--屬陰虛證。
★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時而顴頰泛紅遊移不定--戴陽證。
※面青:主寒證、疼痛、氣滯、血瘀、驚風。
★面色淡青或青黑--屬寒盛、痛劇。
★面色、口唇青紫--多屬心氣、心陽虛衰,血行瘀阻。
★面色青黃(即面色青黃相間,又稱蒼黃--屬肝鬱脾虛。
★小兒眉間、鼻柱、唇周顯現青色--小兒驚風或欲作驚風。
※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血瘀。                                           
★面色黑而暗淡--多屬腎陽虛。
★面色黑而幹焦--多屬腎陰虛。
★眼眶周圍見黑色--多屬腎虛水飲內停,或寒濕帶下。
★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左寸關尺分候臟腑: 心肝腎,右寸關尺分候臟腑寸:肺脾命
按照相生關係治則: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治法:
a 滋水涵木法:滋腎陰以養肝陰,適用于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之證。
b 益火補土法:溫腎陽以補脾陽,適用:腎陽式微而所致之脾陽不足。
c 培土生金法:健脾氣以補益肺氣,適用:肺氣虛弱,脾運不健者。
d 金水相生法:補肺陰以滋腎陰,適用:肺腎陰虛者。
•按照相克關係治則:抑強扶弱。
治法:
a 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平肝和胃、調理肝脾,是疏肝健脾相結合,以治療肝旺脾虛的方法。
b 陪土制水法:敦土利水法,以健脾利水治療水濕停聚為病的一種方法。
c 佐金平木法:輔佐肺金以制肝木,輔佐肺金,清肝瀉火降氣。
d 瀉南補北法:瀉火補水法、滋陰降火法,是瀉心火與補腎水相結合的一種方法。
•腎為水火之宅,腎陰虛亦可致相火偏旺,也稱水不制火,這屬於一髒本身水火陰陽的偏盛偏衰,不能與五行生克中水不克火混為一談。
•中藥學橫向總結
•性能特點
•要藥
•辛溫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藥:麻黃
•鼻淵頭痛之要藥:辛夷
•治寒飲伏肺之要藥:細辛治項背強痛之要藥:葛根
•治肝膽疾患及少陽證之要藥:柴胡
•升陽舉陷的要藥:升麻
•治氣分實熱和肺胃實火之要藥:石膏
•治肝陽眩暈,目珠夜痛及瘰鬁腫結之要藥:夏枯草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要藥:生地黃
•治療一切癰腫疔瘡陽證之要藥:金銀花
•治濕熱火鬱、濕熱瀉痢之要藥:黃連
•治肝經濕熱,實火之要藥:龍膽草
•治血熱毒盛所致諸證之要藥:大青葉
•治肺癰之要藥:魚腥草
•治療咽喉腫痛的要藥:山豆根
•治療癰腫疔毒之要藥:蚤休
•治療梅毒的要藥:土茯苓
•治療腸癰之要藥:紅藤、敗醬草
•治療陽明腑實證(熱結便秘)之要藥:大黃
•治腸胃實熱內結、燥屎堅硬難下之要藥:芒硝
•治療寒積便秘之要藥:巴豆
•治風寒濕痹肢體拘攣或麻木之要藥:威靈仙
•久風頑痹、筋脈拘急及吐瀉轉筋之要藥:木瓜
•治風痹或痹證痛重之要藥:徐長卿
•治肝腎虧虛胎動不安之要藥:桑寄生
•治風寒濕痹、筋骨軟弱或四肢拘攣之要藥:五加皮
•芳化濕濁的要藥:藿香
•治濕阻中焦之要藥:蒼術
•行氣消積除脹之要藥:厚樸
•濕熱淋證之要藥:瞿麥
•諸淋澀痛之要藥:海金沙
•治療膏淋之要藥: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藥:金錢草
•治濕熱黃疸之要藥:茵陳
•補火助陽、回陽救逆之要藥:附子
•溫中散寒之要藥:幹薑
•治下元虛冷、虛陽上浮諸證之要藥: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氣滯諸痛之要藥:吳茱萸
•胃寒嘔逆之要藥:丁香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為治痰的要藥:橘皮
•治胃腸積滯及痰滯胸痞之要藥:枳實
•行氣調中止痛之要藥:木香
•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之要藥:香附
•治胸痹之要藥:薤白
•止呃之要藥:柿蒂
•治油膩肉積之要藥:山楂
•消食運脾之要藥:雞內金
•治小兒疳積之要藥:使君子
•治血熱妄行之要藥:大薊
•治水火燙傷之要藥:地榆
•安胎之要藥:苧麻根
•收斂止血之要藥:白芨
•溫經止血之要藥:炮薑
•血瘀諸痛之要藥:五靈脂
•活血行氣涼血之要藥:郁金
•治燙傷及毒蛇咬傷之要藥:虎杖
•治婦科經產病之要藥:益母草
•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為婦科之要藥:丹參
•活血調經,祛風止痛,為婦科活血調經之要藥:川芎
•散瘀止痛,接骨療傷,為傷科接骨續筋之要藥:自然銅
•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為外傷科之要藥:乳香
•治濕痰寒痰之要藥:半夏
•治肺胃氣逆之要藥:旋複花
•治痰熱及胸痹之要藥:瓜蔞
•治新久咳嗽之要藥:百部
•治療咳喘之要藥:杏仁
•治療“皮裏膜外之痰” 之要藥:白芥子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驚悸失眠之要藥:朱砂
•治肝陽上亢及目疾之要藥:石決明
•治肝陽、肝風及肝火所致病證之要藥:羚羊角
•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之要藥:鉤藤
•治肝陽眩暈之要藥:天麻
•開竅醒神回蘇之要藥:麝香、冰片
•大補元氣救脫之要藥:人參
•肺虛咳嗽、腎虛作喘之要藥:蛤蚧
•溫補腎陽,補督脈、益精血之要藥:鹿茸
•治腎虛腰膝酸痛或筋骨無力之要藥:杜仲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為補血調經之要藥:當歸
•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為補血之要藥:熟地黃
•補益肝腎之要藥:山茱萸
•治脾寒瀉痛或多涎唾之要藥:益智仁
•眼科外用之要藥:爐甘石
•拔毒化腐,為外科之要藥:升藥
•疥瘡之要藥:硫磺
•良藥
•治熱毒血痢之良藥:白頭翁
•治寒濕中阻、脾胃氣滯之良藥:砂仁
•治濕熱淋痛之良藥:滑石
•治乳汁不下及熱痹之良藥:木通
•理氣良藥:沉香
•出血、瘀血諸證之良藥:三七
•補肝腎、益精血為滋補良藥:何首烏
•治崩漏帶下之良藥:烏賊骨
•佳品
•疏肝解鬱之佳品:香附
•外用治頭蝨、體虱之佳品:百部
•治心經熱盛神昏譫語之佳品:羚羊角

活血通經、止通之佳品:麝香
•平補氣陰之佳品:山藥 黃精
•陰陽並補之佳品:山茱萸 菟絲子
•肝腎虧虛胎漏或胎動之佳品:杜仲
•腎陽不足、精血虧虛之佳品:蛤蚧
•內科補血之佳品:當歸
•聖藥
•“嘔家聖藥”: 生薑
•“瘡家聖藥”: 連翹
•通用藥
•發表散風通用藥:荊芥
•治風通用藥:防風
•治痹證通用藥:秦艽
•經典用語
•“風病、瘡病、血病為要藥”:荊芥
•“夏月麻黃”:香薷
•“斬關奪門之功”:巴豆
•“將軍”:大黃
•“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
•“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香附
•“血中之氣藥”:川芎“頭痛不離川芎”(風寒、風熱、風濕、血瘀、血虛)
•“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之要藥”:延胡索
•“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活血祛瘀、涼血清心)
•“祛瘀生新”:桃仁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風藥中之潤劑” 秦艽、荊芥、防風、桑寄生
•病證選藥
•安胎: 紫蘇(氣滯胎動) 黃芩(胎熱胎動) 砂仁(氣滯胎動) 苧麻根(胎熱、胎漏胎動)竹茹(胎熱胎動) 白術(脾虛氣弱胎動) 杜仲(肝腎虛虧) 桑寄生(肝腎虛虧)續斷(肝腎虛虧) 菟絲子(腎虛)
•魚蟹中毒: 紫蘇,生薑,
•破傷風:防風 蟬蛻 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全蠍 蜈蚣
•胃寒嘔吐:丁香 生薑 吳茱萸 高良薑
沉香
•胃熱嘔吐:蘆根 竹茹 枇杷葉胃火牙痛:石膏
•陰暑證:
香薷
•風濕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項背強痛:葛根
•風濕痹痛、四肢拘攣:桑枝
•太陽頭痛:羌活
•陽明頭痛:白芷
•厥陰頭痛: 槁本(巔頂頭痛)
•鼻淵頭痛: 辛夷 蒼耳子 細辛
•引產: 天花粉
•無汗骨蒸:牡丹皮
•有汗骨蒸:地骨皮
•梅毒:土茯苓
•胃癌、食管癌、直腸癌:白花蛇舌草
•雞眼贅疣:鴉膽子
•回乳:芒硝(外用) 麥芽
•諸骨鯁喉:威靈仙
•吐瀉轉筋:木瓜 蠶沙
•膏淋:萆薢
•血淋:蒲黃
•虛寒呃逆:丁香
•寒疝腹痛:烏藥 荔枝核
•泌尿系或肝膽結石症:雞內金 虎杖
•肺胃出血:白及
•手足皸裂:白及
•脫髮:
側柏葉(外用)
•陰疽流注: 白芥子
•癆嗽及百日咳:百部
•噤口痢:石菖蒲
•休息痢:鴉膽子
•熱毒血痢、阿米巴痢:白頭翁
•口中甜膩:佩蘭
•排石:海金沙 金錢草 雞內金 郁金 核桃仁
•喉痹:絡石藤 燈心草
•口瘡:吳茱萸
•齲齒疼痛:篳撥
•手足皸裂:白芨
•失音:訶子 桔梗 膨大海
•頑固性頭痛及風濕頑痹:全蠍
蜈蚣
•毒蛇咬傷:紫花地丁 蚤休 白花蛇舌草 穿心蓮 金錢草 半夏
•退虛熱:知母 黃柏 牡丹皮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銀柴胡 胡黃連 秦艽 龜甲 鱉甲
•利咽:薄荷 牛蒡子 板藍根 射幹 山豆根 馬勃 玄參 巴豆 牛黃 膨大海 桔梗
•透疹:荊芥 薄荷 牛蒡子 蟬蛻 升麻 葛根
浮萍 蘆根 紫草
•升陽舉陷:升麻 柴胡 葛根 黃芪
•亡陽證:
附子 幹薑
•引火歸元治命門火衰證:肉桂
•寒凝肝脈諸痛證:吳茱萸
•瀉痢裏急後重:木香
•米麵薯芋食滯證:麥芽
•絛蟲證:
鶴草芽 檳榔 南瓜子雷丸 榧子 蕪荑
•風痰證:
天南星
•滑脫諸證:龍骨 牡蠣
•陰虛火旺的喘咳痰血證:西洋參
•烏須黑髮:何首烏 女貞子 黑芝麻
•腎不納氣之喘:蛤蚧 補骨脂 沉香 磁石 紫河車
•潤腸通便:火麻仁 郁李仁 柏子仁 核桃仁 桃仁
決明子 榧子 蘇子 冬葵子 栝樓 當歸 何首烏 黑芝麻 桑葚 肉蓯蓉 膨大海 知母 生地黃鎖陽 杏仁
•燙燒傷:四季青 紫珠 地榆 虎杖 側柏葉
•脫髮:側柏葉
•瘧疾:柴胡 青蒿 草果 鴉膽子 檳榔 何首烏 常山
•胸痹:薤白
•通經下乳:路路通 關木通 通草 漏蘆 王不留行 穿山甲 冬葵子
•梅毒:土茯苓
•脾胃虛寒吐瀉:砂仁
•血淋澀痛:石韋 蒲黃
•乳癰:蒲公英 漏蘆 絲瓜絡 遠志
•肺癰:魚腥草 薏苡仁 栝樓
•腸癰:紅藤 敗醬草 牡丹皮 絡石藤 薏苡仁 栝樓 大黃
•梅核氣證:綠萼梅 紫草 半夏 紫蘇
•暑濕吐瀉: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 蒲黃 薑黃 沒藥
•降血壓:杜仲 夏枯草 決明子 青葙子 車前子 羅布麻 地龍 青木香 大薊 小薊 馬兜鈴 桑白皮 薺菜 臭梧桐淫羊藿 山茱萸 稀薟草 山楂
•明目退翳:秦皮 青葙子 密蒙花 穀精草 蟬蛻 熊膽 赤芍 石決明 珍珠母 紫貝齒 枸杞子 木賊
•擴瞳:青葙子
•清心利尿: 連翹 關木通 瞿麥 竹葉 淡竹葉
•虛火咽痛: 玄參
•陰虛外感: 玉竹
•安蛔止痛: 烏梅
•配伍用藥
•麻黃配桂枝:
風寒表實無汗證.
•麻黃配杏仁:
風寒束肺喘咳氣逆.
•麻黃配石膏:
肺熱咳喘.
•桂枝配白芍:
風寒表虛有汗證
•.柴胡配黃芩:
少陽寒熱往來
•生葛配黃芩、黃連: 濕熱瀉痢初起
•石膏配知母:
熱病氣分實熱證和肺胃火熱傷津證
•知母配黃柏:
陰虛火旺
•知母配川貝母:
陰虛勞嗽 肺燥咳嗽
•梔子配茵陳:
濕熱黃疸
•黃連配吳茱萸:
肝火犯胃、濕熱中阻之嘔吐泛酸
•黃連配木香: 濕熱瀉痢腹痛、裏急後重
•黃柏配蒼術:
濕熱諸證,尤其下焦濕熱
•白薇配玉竹:
陰虛外感
•大黃陪芒硝:實熱積滯、大便燥結、堅硬難下
•大黃配巴豆、幹薑:寒積便秘
•獨活配桑寄生:風濕痹痛、腰膝酸軟
•蒼術配厚樸、陳皮: 濕阻中焦或夾食積
•滑石配甘草:暑熱煩渴
•附子配幹薑:亡陽欲脫及中虛寒盛
•附子配麻黃、細辛:陽虛外感
•丁香配柿蒂:
虛寒嘔逆
•高良薑配香附:寒凝氣滯、肝氣犯胃之胃脘脹痛
•橘皮配半夏:痰濕滯中客肺止咳喘
•枳實配白術:脾虛氣滯夾積夾濕證
•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氣滯諸痛
•薤白配瓜蔞:痰濁痹阻、胸陽不振之胸痹證
•蒲黃配五靈脂:血瘀胸脅心腹諸痛及血瘀出血
•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濕熱蒙蔽清竅之神昏、癲癇、癲狂
•旋複花配代赭石:氣逆嘔惡、喘息
•朱砂配磁石:煩躁不安、心悸失眠
•人參配附子:亡陽氣脫人參配蛤蚧:肺腎兩虛、動輒氣喘
•人參配麥冬、五味子:氣陰兩虛之口渴、多汗及消渴
•黃芪配柴胡、升麻:中氣下陷諸證
•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當歸配黃芪:血虛或氣血雙虧
-------------------------------------
•肛裂:6,12
•內痔:3,7,11
•贅皮外痔:6,12
•血栓性外痔:3,9
•混合痔:3,7,11.其中11最多
•漏管:4cm以內,內口與外口相對
4cm以外或齒線後
內口多在後正中線
•上肢內外側前中後:肺包心,腸交腸
•下肢外內側前中後:胃膽旁,脾肝腎
•至陰
糾正胎位
少澤
治乳少
豐隆
化痰
支溝
通便
行間
目赤腫痛
通裏
舌強不語
內關
嘔吐
四逢
小兒疳積,百日咳
•複溜穴
盜汗,熱病汗不出
•動脈波動處是
太淵
又為脈會
•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胃,結腸岩
•右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肺,食管岩
•多食易肌
胃強脾弱
•善肌多食
胃火盛
•肌不欲食
胃陰虛
•脾
喜燥惡潤
•胃
喜潤惡燥
•桂枝湯
桂枝:芍藥=1:1
•佐金丸
黃連:吳茱萸=6:1
•小建中湯
桂枝:芍藥1:2
•完帶湯
白術:山藥=1:1
•當歸補血湯
黃芪:當歸=5:1
•六一散
滑石:乾草=6:1
•竹葉石膏湯
麥冬:半夏=2:1
•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首昌衛營氣血辯證的是
葉天士
•血腑逐淤湯治療心悸出自《醫林該錯》,“真心痛....夕發旦死”出於《素問》,降嘔吐分虛實的是
張介濱
•明確的痢疾可以傳染的是
金代;把痢疾與泄瀉稱為下利的是
張仲景;“調氣則後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語出自劉何間
•外科鼻祖
華佗;蔥管導尿
孫思邈;第一部病因病機專著是《諸病源候論》;陳實功《外科正宗》提出十五戒要“善病洞瀉寒中”指長夏
“善病痹厥”指冬季
•治瀉九法出自《醫宗必讀》;子滿——》羊水過多——》千金鯉魚湯;《景嶽全書》“無虛不作眩”
•《丹溪心法》“無痰不作眩”;帛片測定有無黃疸——》《馬王堆醫書》;針經是指《靈樞》
•補陽還五湯——》王清任——《醫林該錯》
•“三日瘧”韓善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